第109部分(第3/4 页)
这样的夜,老人不知过了多少个这样的夜,他几乎是每个夜晚都要这样站在门口仰望长空,不管是春暖花开的春天还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良久,老人长叹一口气去了厨房,点燃松干,将白天收获的一只山鸡烧开水烫了毛,拔干净,破开肚抓出肠肚,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入铁锅里,拍烂一块生姜,抓一把晒干了的蘑菇放进锅里,加上盐和一盆清水,开始大火烧开后,将大部分柴火退出就不管了,让剩余的火炭慢慢炖,准备好病人一旦醒过来肚饿,好给他食用。
多好的老人啊!
那是二十年前,长安城里有一个开药店的草医叫刘去病,刘去病的祖上是地方上有名的草医,有药到病除之美誉。
刘去病的父亲带着妻儿来到长安开了这家草药点行医治病,很受人们的欢迎,来看病的人每日排长龙,名声很大,药店越开越大,刘去病的父母就他一个儿子,父亲希望儿子长大后继承父业行医治病就给他取名叫刘去病。意思是只要病人找着他,一切疾病就去了,有药到病除的意思。
第266章 神医的往事
刘去病从小就跟着父亲在药铺里学习帮手,早上一早还得跟着父亲练医功。
所为医功就是根据人体骨络的结构制服人的一种功夫,他可以以巧力轻而易举的将对方的关节脱位,达到使对手失去战斗力的目的,从而使攻击你的敌人知难而退,以保护自已。
刘去病除医术学得精通外,这医功学得胜过他老子,但他从来没在人面前宣扬过,做人十分地调,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
但医功可以隐瞒,医术可无法隐瞒,那是由病人说话的,医者父母心,不可能给人治个半好吧。治好了病人,那名声就大振。
所以刘去病的草医馆在京城声誉很大,连皇宫里的大臣们也来找刘去病看病,这可就惹麻烦了。
皇宫里的御医院院长对此事十分恼火。大臣们都不信我御医院了,将来有一天皇上也不信我信这草医了怎么办,一个土医敢如此狂妄。其实刘去病只顾看病,对来看病的人是什么身份他哪知道啊!
这天下午,草医馆来了一对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女,一个丫鬟模样的姑娘和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三岁多大的小男孩,风风火火的来到草医馆,刘去病正在忙着给病人看病。
“让开让开,麻烦让一下……”
那丫鬟叫着分开候诊的人们挤到了刘去病诊桌旁,女人将孩子抱上来急切的说道:
“刘大夫,麻烦你救救我们少爷吧!”
刘去病一看女人抱着的孩子脸色铁青,铁青的脸上模糊有一种灰色暗影,急忙将看着的病人药方交给助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并无发烧。
“孩子是什么时候发病的?”
女人回答道:
“刚刚还在院子里和几个小伙伴玩耍,突然就倒在地下翻白眼了!”
刘去病捏了捏孩子的衣袋,说道:
“来得太晚了!我只有试一试了!”
刘去病一边说着话一边抱起孩子将孩子捕在大腿上六十度倒立,在孩子背上轻拍了几下,看似轻拍,但他的手掌却有一股强劲的穿透力,每拍一下那力量就会在体内颤抖,当他拍到第五下,突然,小孩口中吐出一物,孩子开始有了呼吸,脸色慢慢转红。丫鬟捡起地下小孩吐出的那物一看,是一粒樱桃。
刘去病放下孩子,男孩扑倒那对锦衣男女怀里,嘴里叫着妈妈。
刘去病笑笑说道:
“还好!再晚一点儿就没救了,这孩子发病最少有半个多时辰了,他是这樱桃吸进了气管造成了窒息,还好这樱桃不大,若是再大一些已经没救了!”
原来这孩子是一位大臣的孙子,发病后送到了太医院,御医们急得团团转,找不出毛病,孩子的母亲听说过这里的刘去病。二话没说,抱起孩子就往外跑,奶妈追上来,接过孩子和赶上来的孩子父亲一起赶到了这儿。儿子得救了,男人掏出一根金条塞进刘去病手里就往外走,刘去病追出门来,说什么也不愿收这么重的诊金。奶妈说道:
“刘大夫,您就别推辞了,我家少爷会发火的!”
说完,一行人就走了,刘去病自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呆呆的站在门口傻了好一阵,才进了门,继续为病人看病。
这大臣当日就找到御医院,大骂他们无能,不如一个草医,险些要了他孙子的命。
这事传到了皇上耳朵里,御医院院长被皇上在早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