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国士无双(第1/2 页)
朱元璋和朱棣眉头深皱,都是马上皇帝,他们立马就想到了后果的严重性,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高级武将集体阵亡,瓦剌如果挥师攻打京城,大明是否再次上演靖康之耻?
极力忍住暴怒的朱棣第一时间发来消息:可是京城?
【是的朱棣先生,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以徐有贞为首的几人主张迁都南避。】
朱元璋和朱棣脱口而出:绝不能迁都,否则就会成为第二个南宋。
【呵呵呵呵呵!!!宋朝的教训摆在眼前,这些庶族地主出身的文人还真他娘的一脉相承。】
朱棣:就没有人站出来吗?
将朱棣的问题发到天幕上,秦凌雪的表情有些崇敬、有些悲哀。
【当然有,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兵部尚书于谦掷地有声地喊出: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朱瞻基双手紧握,嘴唇有些颤抖:“好!好啊!!!”
杨士奇见状说道:“陛下,此刻于谦正在外任职,是否.......”
朱瞻基一愣,瞬间就反应过来:“对对对,拟旨,让于谦回京,朕............”,好吧,兵部尚书现在有人,不过先把人拉回来再说。
【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等大臣反对迁都,面对也先用朱祁镇进行讹诈的行为,直接拥立朱祁钰即位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啧啧啧!你们都想不到朱祁镇都干了什么,作为大明皇帝,被俘虏后不仅不自杀明志,还到大同和宣府门外喊话要求守将开门,也是万幸,大同和宣府守将人间清醒,没给这傻逼玩意开门。】
【在朱祁钰全力支持下,于谦接手防守重任,于八月十九日奏请朱祁钰调两京、河南备漕军,山东、南京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进京守卫。
同时征调五百辆大车将通州粮草运往京师,还提出其他运粮二十石到京师的赏银一两。并且给在京文武官员预支九个月俸粮,军人预支半年俸粮,需要自己去通州领取。
同时,其他守城工匠、皇城四门内外官军都进行赏赐。就这样京师的粮食储备逐渐丰足。在兵力、粮草得到补充后,京师人心也渐渐安定。
在武器装备方面,京师所余数量也严重不足,于谦命令工部加紧生产,并将南京库存兵器的三分之二调入京师以备急用。同时还派出人员到土木堡收集明军溃败时丢弃的武器装备。】
【不得不佩服于谦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就盘活不利形势。瓦剌大军进犯之时,于谦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此战,不守。否决了总兵官石亨的坚壁清野策略,选择主动出击,列阵迎敌。】
朱棣拍掌叫好:“好一个于谦。”
【由于于谦布置得当、京城上下万众一心,也先终于在大明京城撞得头破血流,不得不夹起尾巴退兵。如果历史到这里,大明在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后还可以恢复元气,但是,历史再次和我们开了个玩笑。】
【被俘的朱祁镇在瓦剌一年后被放回大明,这当然不是瓦剌好心,反而是没安好心。】
【不知朱祁钰心软还是孙太后干涉,回来的朱祁镇并未收到任何惩罚,就这么个害死大明二十万精锐、为瓦剌叫门的玩意,不杀了还留着过年?
朱祁镇在被软禁七年后,趁朱祁钰病重时,在石亨、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不久后朱祁钰病逝,以亲王礼葬于西山,谥曰戾,葬金山,毁其所建寿陵,其妃嫔也都被赐死殉葬。】
【于谦对这些小人的动作了如指掌,可他什么都没做,他又能做什么呢?带兵平叛?朱祁钰身体不好儿子早夭,如果平叛只能处死朱祁镇和他儿子朱见深,他从来都不是忠于皇帝,而是忠于整个大明王朝。】
【复辟后,朱祁镇只要能够反思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个政变嘛!历史上多了去了,也没妨碍人家成为明君。
但是,这玩意做出一个百思不解、人神共愤、百世唾骂、遗臭万年的决定,以谋反罪名处死于谦,还有北京保卫战功臣范广,更恶毒的是把范广家人送给瓦剌为奴。】
朱祁钰呆呆看着天幕,滴滴眼泪顺着眼角滑落,看向于谦和范广之时已是泣不成声:“是朕无能,不能护二位周全,于谦,见深过继于朕并立为太子,这件事交给你来办!”
心里已下决定,朱祁镇绝不能留,不是为自己,反正自己身体都这样了,这些为大明呕心沥血的功臣决不能再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