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4 页)
。就好像是听故事一样。宫中年节依然过的盛大且无聊。好不容易捱过又一段日子。想不到最近一日居然有太子府的几个女人来,说是太子妃相请。搞得恪宁措手不及。想起年少时,太子妃也曾对自己过不去。恪宁对她可谓十分小心谨慎,处处提防。这十几年来,总算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想不到今天居然会请自己过府。她也免不了担心。且也更怕见到太子。可是想不出任何借口推脱。那边又请的紧。只好硬着头皮。
这许多年来,太子妃一直无子,幸好膝下还尚有一个女儿。想起这些恪宁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太子妃也常被人说三道四,那自己和惟雅恐怕早就成了他人口中的怨妇了。
她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毓庆宫。想必此时太子应该不在。后院很是安静。恪宁恭敬的等着太子妃。
这么久了她还一直记得太子妃身上暗中冷冽的香气。其实当年她是真的害怕过她的。她以为自己会死在她手里。她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相信传言就打算将她置于死地。可是经历了那一切之后,她懂得,在权利和荣耀面前,人都会失去理智。那么,会原谅她吗?她这样问自己。或者,原来早已经都忘记了吗?
果然在她进来的时候,恪宁又闻到了那种味道。只不过太子妃早已没有了当初年轻娇嫩的轮廓。她像一个裹夹在大红妆花缎袍服中的幽灵。恪宁还以为只有自己在迅速衰老呢。岁月已经在她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她依然还是高高在上的神情。只不过多了几分落寞和谨慎。她一边请恪宁进里间,一边好像在掩饰什么一样。但是终于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你一定要笑话我。一转眼就变成老太婆了。”
因为怕炭气,里间的窗子开着,恰好一支腊梅在窗口伸展枝条,含苞待放。恪宁无意中注意到太子妃看那梅花的神情。一分赞赏,九分寂寥。她那有了纹路的眼角微微动了动,突然几步走过去猛地摔上窗子。旁边的侍女仆妇都吓得一凛,立刻默默退了出去。
“我就不必在你面前装样子了。”她的语气还是一贯的不容置疑,但也直接坦率。对于这样的两个人,本来没有什么好互相欺骗的。
“那您不妨有话直说。”
她转回身盯着她。她身材颇高,那目光从上面冷冷的飘下来,寒气森森。恪宁尽量不去看她。目光定格在她衣服上的团凤纹路。
“四弟这几年帮了太子许多。我做嫂嫂的,也不好谢他。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才能谢。”
这话头起的有点突兀,恪宁一肚子狐疑。
“这回还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她一边说,一边转身从一个暗格里拿出一个匣子。
“你帮我把这个处理掉,然后请四弟转交给太子,以解燃眉之急吧。”
恪宁接过来,微打开一个缝儿,瞟了一眼。那匣子里面装着满登登一匣子东珠。颗颗浑圆饱满,有小指甲盖大小。
“何必绕这么大圈子?这些东西不可以直接……”
“不。我的东西,他也不会要的。”她表情僵硬的说着话。“我知道你一向是光明磊落的人。此时此刻,或许你还是记恨我的。但也请看在太子几个亲骨肉的请份上帮我这个忙。我这辈子,已经无以为报了。就算是我欠你的了。我左不过是这几年内的事了。这算是我有生之年最后的请求。我知道,你不会拒绝。虽然我讨厌你,但你能让我相信。”她不像是在恳求,倒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样,平淡,无情。
“太子如今要到如此地步了?”她还是有些不解。
“你这几年不问世事当然不知道。他这些年私底下修园子,养死士。这些事情恐怕皇阿玛全都知道。他自己不懂的收敛。还亏空了国库的银钱。那是天大的窟窿,根本填补不上了。这些事情桩桩件件,只要有了合适的契机,难道还怕没有人惦记他?这点东西,不过是杯水车薪。搪塞一时罢了。再多,我也没有了。”她苦笑一下,又说:“我当初还天真的信那些流言。如今,求不到任何人,却还只能求你了。毓庆宫要塌了,早晚的事情。但愿到时候,我已经化成灰了。”
太子妃向后退了几步,像是要隐到身后的那面墙里去。就像挂在墙上的那些积满了灰尘的古老的卷轴画。逐渐昏暗陈旧,和西边的落日成了一个颜色。
女人总是更先预感到死日的降临。
恪宁明白,自己是会答应她的。
离开毓庆宫,外面又开始飘雪。一路上到处是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嬉笑声。没出了正月,京城的百姓总是这样欢悦的,孩子们更是几无烦忧。恪宁闭目养着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