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2/4 页)
假冒“101”这时登场了。
有人用一瓶兑成二瓶、三瓶出售。有人甚至用紫药水和自来水成箱成箱地“制造”出“101”来,反正“101”里里外外外的包装都很普通,仿造起来并不难。
假冒的“101”虽然能够赚钱,却不能在光头皮上长出头发来。最后,赃都栽在赵章光头上,退货的、打官司的、骂娘的都一齐出现。国际舆论由万众一口地赞扬也出现抱怨、指责和怀疑。”
原来,“101”的走俏使赵章光几个昔日的朋友红了眼,在赵章光困苦潦倒的时候,他们确曾帮助过他。赵章光为人诚挚,也曾将“101”的秘方向他们泄漏过。有些人丢掉友谊和信义,也堂而皇之办起了“101”毛发再生精厂。在浙江,出现了“朱氏101”、“红光101”、“向阳101”国内市场的冒牌货就有十三种之多,国外的冒牌货更多。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八日,日本影响最大的《朝日新闻》忽然登出一则消息:三家大学医院的皮肤科大夫向厚生省提出6个使用“101”毛发再生精后出现斑疹的病例,言外之意是“101”有副作用。
原来,“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超热,强烈地冲击着日本化妆品市场,工于心计、善于拨弄风云的日本化妆品界巨头们便向受自己赞助的新闻界炮制出这篇耸人听闻的新闻,企图打垮“101”,独霸本国市场。
企业内部也矛盾频出。三家生产“101”毛发再生精厂的商标不统一。郑州是最早办起的一家工厂,产品的商标为“象东牌101”。“象东”是赵章光家乡泥村所在乡的名字,地小名轻,外国人不认帐。
面对着复杂的市场,面对着一个个棘手的难题,面对着假冒风潮、侵权之争和商标之战的风雨,赵章光由焦虑转为沉思,凭着坚韧、深沉、机敏,凭着他近几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现代意识,认真地思谋着、寻找着治乱的良策。
在北京饭店的一个房间里,他一次又一次同卢积存、贾守荣、王拓元筹划计议,制定出一个又一个行动方案。
1988年5月,正当旋风最为强劲的时候,赵章光开始行动了。他将商标更名为“章光牌”。而两种商标同时使用,使得外国人弄不清头尾,不敢贸然订货。包装不统一,用户们面对不同包装的产品,难免疑虑重重。价格不统一,三家工厂三个价。
一九八八年五月,赵章光在全国几家有影响的报纸上发表一篇严正申明,指出:一、“101”曾获国际金奖,是信得过产品;二、除北京、郑州、乐清三家毛发再生精厂生产的产品外,其他厂均属假冒,敬请用户辨明;三、海外经销代理须由本人亲自签署委托书方可有效。
海内外多家报纸转载了这一声明。这一招虽不能完全制止混乱局面的发展,却起了维护“101”信誉,控制国外市场的作用。
日本《朝日新闻》的那则报导在国际社会中影响较大,的确令赵章光生气,但他采取了冷静克制的态度,一方面请求中国有关部门同日本厚生省组织调查,弄清真相;一方面一改过去回避记者采访的做法,主动约请《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谈话,以“答记者问”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了“101”的品性:经过有关权威部门多次毒理试验,本产品属无毒类。头发出现发红发紫现象,是因为用药后血液循环增加,属正常现象。
不久,日本承认“101”对日本人也有效,虽然没有公开道歉,但是足以否定他们原来的看法,舆论中的不利影响渐渐得到澄清。
赵章光宣布:
“对市场严重混乱的国家和地区停止供货,待秩序平稳后再恢复供货。”
有记者问:
“这样做不是影响你们的利益吗?”
他坚定地回答:
“我们要的是信誉,要的是脱发患者得到满意的眼务!”
这些行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仅仅是扬汤止沸。
到1989年,经过一番酝酿,他接二连三采取一些釜底抽薪的措施。1989年元月21日,北京、郑州、乐清三家毛发再生精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毛发再生精联合总厂成立大会,赵章光任总厂厂长,卢积存、贾守荣、赵章福、林侠存等任副厂长,总厂和各分厂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出口。这“五个统一”把内乱一下子给治住了。
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市场最混乱的时候,而“101”却悄然从这大混乱中退出,开始步入平稳的发展时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