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人外有人”,自己永远不可能是最好的,要开阔眼界。
(4)暂时离开困境。如果一时间难以从痛苦情绪中解脱,那就先放下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去做些其他轻松的事情,比如唱歌、看书、打球、聊天,这样有助于心态的缓和。
新人入职薪酬低是普遍现象,大家都差不多,但未来薪酬的高低则取决于新人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取决于“做了多少”。不管什么时候,想要得到,都必须先做到。
本职工作不屑做,哪有基石往高走
生活:嫌弃本职工作太简单,想做大项目,好高骛远。
修行:看得远是好事,但只看远处会被脚下的石头绊倒。
阿杰在校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经亲戚介绍到了一家装潢公司任职。由于老板是阿杰亲戚的好朋友,所以阿杰认为自己入职后可以从设计师做起,以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入职那天,老板告诉阿杰,他的工作是跟施工队到现场施工,等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后再安排其他职位。阿杰当时就有点不乐意,他学习了四年室内设计,还当过几个月的实习设计师助理,怎么能跟施工队一起工作!但他想一想,只是试用期而已,说不定老板是想考验他的基本功,于是就答应了。
这三个月对阿杰来说简直是煎熬,他跟施工队为一个中型饭店做装修,每天跟工人干一样的活儿,回家躺在床上起都起不来,第二天浑身酸痛。最让他不舒服的是,他拿着设计师设计的图纸,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设计图更出色,于是三番五次地跟老板沟通,要求改图纸,可都被老板拒绝了。
三个月后,阿杰以为可以被安排到其他岗位上,没想到老板又让他继续跟施工队工作。他很不满意,找为他联系的亲戚诉苦。亲戚说,现在工作不好找,先这么干着,有机会帮他跟老板沟通一下。
时间越久,阿杰越是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不是大材小用嘛,就是骗我当工人呗!”他越来越气愤,这种气愤的情绪也影响了他的工作。他开始消极怠工,每天迟到早退,工人干活的时候他就躲在一旁休息,谁叫也不理。
工人大概觉得阿杰是大学生,而且是老板熟人介绍进来的,也不敢将他怎么样。可日子一久,阿杰越来越颓废,开始考虑要不要辞职。
阿杰的症结在于自我认知的不充分,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认为自己有过设计师助理的实习经验,就可以找到一份设计师的工作,结果预期没有达到,落差感和挫败感一拥而上,将他牢牢捆绑。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不是新人心态,对这个行业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不知道当工人可以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基础知识。
我曾问过他:“你会不会用钉枪?会不会用冲击钻?贴过墙纸没有?贴过瓷砖没有?铺过地板没有?”
他说:“上学的时候用过,但次数不多,我学的是设计,主要是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我说道:“你应该知道我说的那些都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如果美是一个人的话,那么我说的那些就是美的细胞。抛开这些不说,如果你连钉枪、冲击钻都不熟悉,那么怎么确认工人有没有把工作完成好?我建议你把你的烦恼跟你的老板谈谈,他比你有经验,或许会让你茅塞顿开。”
他听了我的建议,回去后跟老板谈了谈。几天后他来找我,精神奕奕,神采飞扬,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激情和活力。
他告诉我,当他跟老板说出这些困惑之后,老板第二天就到了施工现场,跟所有工人一样,拿起冲击钻开始干活,手法纯熟,利落准确,让他十分惊讶。老板跟他说:“我也是念设计的,但我毕业后先找了施工队的活儿干。我在施工队待了两年,活儿好活儿坏,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没人能糊弄我。”
阿杰说他听了老板这番话后,备受鼓舞,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职工作太简单,跟自己的预期不相符,难以获得成就感,眼睛只盯着那些大项目,忘了干好本职工作。这就如同佛教修行一样,没有人一开始就去修高深的法义,不管你从前对佛法有多了解,一入佛门都要从基础开始。
说到这里,我要分享一个佛教故事。
五祖法演禅师有天晚上跟三位徒弟——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在寺院外面讨论佛法。入夜之后,天气转凉,几人准备回禅房休息。
回去的路上,一阵寒风吹来,吹熄了手中的灯笼。四周顿时漆黑一片,远处的路也看不清楚。法演禅师突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