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解。注解力求详尽。原则是:“不怕把读者当傻瓜。”因为读者水平参差不齐,与其适应高水平读者尽量少注解,不如适应更多的中低等水平的读者多加注解。注释不是正文,读者不想看,可以略去不看。 所有回目和章节结构,则基本上保持原状。
“不怕把读者当傻瓜。”这话听起来刺耳,却是我成功的经验:我没有取得过任何计算机的等级职称,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电脑高级用户”而已,但是我却写了55本电脑教材,总字数超过了1000万。成功的经验,正是这句“不怕把读者当傻瓜”。也就是说,解释要尽量通俗易懂,务求详尽而不是粗疏。《诗刊》前主编邵燕祥先生说:“我买了好几本电脑教材,越看越糊涂,看了吴越写的教材,一看就明白了。”紫光集团的老师们说:“我是高级工程师,可是我却写不出像吴越这样通俗的电脑教材来。”正是我的“不怕把读者当傻瓜”,我被联想集团聘请当了顾问。——当然不是向我请教计算机技术,而是要吸收我“不怕把读者当傻瓜”的经验。这个成功经验,我希望能够在这部《吴越评水浒》中继续发挥。
我这个版本,几乎集中了前人所有的注释,经过甄别筛选,再加上我自己的注释,因此不妨称其为“《水浒传》自从明朝出版以来,注解最详尽的一个版本”。从改写中我发现,前人对《水浒传》的注释,也有许多地方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终究有限,我这个版本,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何况我只是一个“草根作家”,不是什么学者、教授,更不是研究《水浒》的专家。我自己小时候看《水浒》,因为书上没有注释,简直是“生吞活剥”,那才真叫“一知半解读《水浒》”呢!我之所以敢于注释并评论《水浒》,就是希望不再出现这种“生吞活剥”和“一知半解”。通过这次注释和评论,我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果不是朋友们的帮助,我几乎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因此十分希望读者指出遗漏和错误,以便再版的时候改正。
至于评论,主要是我的“一得之见”,同时也参考、倾听了朋友们的意见(有许多是没有见过面的网友)。我是以一个读者、一个编辑、一个作家的身份来评论的。判断好人还是坏人、好事还是坏事的基本着眼点,是以“善恶是非感”和对国家、民族、社会特别是对老百姓是否有利益出发。也就是说:如果让我来写《水浒》、编《水浒》,我会怎样写、怎样改。离开了《水浒》评《水浒》,不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何况有许多“一句话点评”,用“夹批”的形式放在正文中间,效果更好。因此本书采取的方法,是中国古代评论家常用的“批评”方式。所谓“批”,包括“眉批”和“夹批”,“眉批”是写在正文的“天头”上,现在的书天头空间小,“眉批”不适用了;“夹批”是写在正文中的,只起一个提醒作用,并不详细说;所谓“评”,才是对这一回书的评论,包括主题、人物、语言、结构等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九、《水浒》的成就及今天怎样认识(8)
评论《水浒》,曾经出现过许多个“大家”。考虑到金圣叹和李卓吾、王望如三位老先生的评《水浒》有先驱者的作用(如今大学里讲文学评论,大都要讲一讲这几个人),但是他们终究是明清时代的士大夫,受本阶层的思想认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评《水浒》的着眼点,多从文字优劣出发,不从是非善恶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出发,因此作为“文学评论”,有许多地方的确“没有搔到痒处”。有许多见解,还是“腐儒之见”,起的仍然是对《水浒》的误读、误解、误导的作用。特别是金圣叹,他读过的书,应该“汗牛充栋”了,但是吹捧起《水浒传》和施耐庵来,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说什么“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①,很有点儿“捧臭脚”的味道。这一方面固然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限制,一方面也可能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有话不敢直说。例如明万历三十八年(1555) 李卓吾为容与堂刻本《忠义水浒传》写的序言,开宗明义第一段,就说:
① 见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三》。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圣贤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作也。盖自宋室不兢,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雀,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