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头炮向敌
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连人带船都沉入水底;有
的挣扎着爬上岸,没命地逃跑了。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矿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
城,自己领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
压的一大片,正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先慌了。李
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
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保险能击败他们!”接着,李
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
了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
力最强?”部将们回答说:“西北角和东南角。”李光弼点点头,马上拨出五
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
的旗帜行动:我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
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说到
这里,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是拼死活的事儿。我是
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没有多久,部将
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
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
退却。”传令的兵士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
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着地,下令总攻,各路将
士看到城头旗号,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
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
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
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
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
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
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了宦官逼他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打了个败仗,
李光弼也被撤了主帅的职。
史思明去了一个强大对手,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在这个时候叛军发
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
叛军内部四分五裂,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
从安禄山发动叛乱,一直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打了八年的内战,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安史之乱”。
163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
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
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
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
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
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
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