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好像是这么说的,我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写的……呃,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程灵素被他这一大段话给弄蒙了,不过还好大致意思听明白了,只是,这话,怎么感觉怪怪的?
“我只是觉得好奇,你说的这些话,我好像从来没有听过。”
祝英亭闻言这才反应过来,他好像把现代的东西搬到这古人面前来了。也难怪她听不懂。他有些不自在的咳了两声,伸手摸了摸鼻子,“呃,这个,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了。反正我觉得吧,既然相遇那就是缘分,何必在意那么多呢,你说是吧?”
程灵素很是赞同的点点头。
祝英亭灵光一闪间,已想到了一个打破这尴尬气氛的好法子,他问程灵素:“你有兴趣听我给你说一个故事么?”
程灵素见他说起话来就没了刚刚的抑郁之色,也不禁露出了微笑:“那很好啊,洗耳恭听。”
祝英亭装模作样的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在寻人路途中来讲故事。
“我大致记得是这样的:有一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
“这样就完了吗?好短。”程灵素睁着她那一双眼波流转的妙目,十分不解的看着祝英亭。原本好做好了他要长篇大论的打算呢。
“就这样完啦,”祝英亭想了想,又道:“然后就是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么一段话嘛,那是最后作者的感叹。”
“原来是这样,”程灵素点点头,“可是一般戏文上都不是这样写的啊,一般不都是花好月圆皆大欢喜么?”
你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自然是这样啦,祝英亭心道,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笑了笑,道:“世人都喜皆大欢喜花好月圆的结局,只是这世间人世间事又有多少是圆满的呢?圆满自然是很好的事,可是残缺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美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看淡些也就罢了。”
程灵素从没听过这样的论断,听着是极有道理的,不由得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这样吧,我又想起一个故事来,也是以前看书看的。与方才那个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故事比刚刚那个要长一点,等我把这个故事说完,说不定我们就到了呢。”
程灵素自然是乐见其成。
“你听说过崔护这个人么?”
程灵素疑惑的摇摇头:“怎么?他很出名么?”
祝英亭看着程灵素疑惑的样子,愣了愣,心内暗自转圈圈,崔护此人,按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挺出名的吧,怎么会没听过呢?祝英亭拍拍脑门儿,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程灵素看着祝英亭这个奇怪的动作,更加疑惑了,“你怎么了?”
卧槽!祝英亭心里奔腾而过一万只草泥马,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崔护是唐朝的嘛,现在还是东晋,唐朝都还不知道在哪个旮旮旯旯呢更别说崔护了!
想通此节,祝英亭朝程灵素淡定的笑了笑,“没什么,我在组织语言。”
程灵素:“……”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唐时,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性情孤洁寡合,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崔护走上前去扣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两人对视片刻,都觉得对方有一种分外相熟之感。
那女子虽然心下暗惊,但还是很有礼节的问他是谁。
崔护清俊儒雅,好看的眉眼就这样如春光般伸展在她的面前。他说,姑娘,在下行路口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