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田间的虫子发出清新的鸣叫,让这夜色更如一坛百年佳酿,泛着淡而悠远的香!
他一边清理,一边欣赏着月色,偶尔会有人上茅厕,都不会注意他这个端粪人。
但是,他又何必要别人在意呢?至少此时,他拥有了向往已久的恬静。
上天所创造的每一份劳动,都有他的用意。
也许,终日打理这儿的人,未必会发现这里闲静的美。
境遇,永远都是感恩最好的老师。
不知不觉,他便想起母亲的面庞,想起父亲的面庞,想起宫里的是是非非。
和外面的传言一样,映桦的哥哥映寺,的确是弑父才获得皇位的。也许,外人的眼里,这一切都是权力中爱的畸形所造成的。但是映桦更明白,这不是畸形,而是求生。在权力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爱求生存。映寺之所以毒杀亲生父亲,实在是因为多年前,一场偷换太子的闹剧。
二十多年前,土尔妃和皇后同时怀孕,当时,土尔妃凭借皇宠,朝中地位一再高升。而皇后,本是先朝曾奉皇帝的情妇,后来曾奉被曾芷用计害死,他的情人也被曾芷据为己有,甚至封为皇后。虽然高居东宫之首,皇后非常明白,曾芷只是一时的心情,因为她在隔年就和土尔妃同时怀孕,她腹中的孩子究竟是谁的,一直都是所有人心中的谜团。作为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所生之子,怎么可能登上皇位?再加上曾奉之死,让皇后一直怀恨在心,她一直试图利用这一子,来达到她报复的目的。天公作美,土尔妃和皇后同一天临盆,皇后孤注一掷,将自己的亲骨肉偷偷换给土尔妃,而将土尔妃的孩子据为己有。
十多年后,这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映寺被皇后养大,映桦被土尔妃养大。有关这两个孩子身份的秘密,一直都被皇后掩藏的密不透风,只有自己和身边的老奴翼伺侍知道此事。因为子以母为贵的惯例,映寺被封为太子。皇后从小到大故意娇惯映寺,让映寺成为一个跋扈而鲁莽的太子;土尔妃心计很重,暗暗培养映桦知书达理,通晓百科。曾芷虽然将映寺封为太子,但因为身世问题,一直都将自己的爱倾注给映桦。更因为映寺为人心狭气窄,曾芷大有立映桦取太子立之的意思。于是又过了几年。皇后通过各种手段,巧妙地告诉了映寺的亲身父亲并非曾芷,而是被曾芷所害的曾奉。
于是,作为曾芷亲生儿子的映寺,开始将曾芷作为“杀父仇人”。加上曾芷非常宠爱映桦,让映寺感到自己的太子位朝不保夕。于是,他有了毒杀曾芷的念头,并在一次宣旨盛宴上,用毒茶结束了曾芷的一生。
可荒谬的是,曾芷虽然一生宠爱映桦,但他的传位诏书上,却写着“传位于映寺”的旨意。
后来东窗事发,一切真相大白。映寺被扣上毒害亲父、矫旨篡位的恶名。因为从小没有被皇后精心教育过,他的性格孤傲而充满忌恨,面对一系列的罪名,以及高举着这些罪名讨伐他的叛军,他采用的是高压政策。迫于这些形式,他不得不将映桦发配边疆,甚至一度想害死映桦,从而让自己的地位更稳固。
就这样,朝中一片乌烟瘴气;而聃族的铁骑早已虎视眈眈。在经历了曾奉朝几番不成功的造反以后,终于在映寺制下,顺利攻陷圣都,建立大昌。
固然这宫中诸多是非曲直,情非得以的、情不自禁的,但映桦一直都理解着所有人。他知道,映寺一生多疑残暴,对映桦也一直都是仇恨相向。但是他从来没有真正出手去杀害映桦,这就是他心中还存着爱,存着情。
被凡珂救下的那天,映桦清晰的记着,映寺冷冷望着他,一字一句的说:“你就当我已经死了吧!如果有朝一日,我复国成功,我不会让你死。当然,我也永远不会让你沾染这天下!”
爱,总是这样珍贵的事物,越是残存的,越是可珍惜的。他当时点头:“哥,我什么也不要求。你要走,我不会强留。但你要照顾好自己,你要记着光轮崖。”
然后,他们这两个算爱,算恨的亲兄弟,从此天各一方。
映桦此时回想往事,他依然认定土尔妃便是他的亲生母亲,那一颦一笑,让他怀念,虽然母亲对映桦一生严厉,但严厉中透漏着疼爱,透漏着盼想!父皇一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误受权力的诱惑,杀死自己的兄弟。但是他那脸慈祥,还有他死后对于皇统的决定,都证明了他的仁爱。人这一辈子,怎么着也是活。有人立于万人之上,有人偏于一隅打扫茅房,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但是他们都有各自的爱恨情仇,他们都有自己的月光如水,有他们自己的车子和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