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种种,我读书不用功,他总是很严厉的斥责我,但是读书之外,却总是那么关心我,陪我玩,保泰、保授总是说,二伯父对我,比对他们好。”说起小时候的事情,胤禩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样的笑容,我曾经在良妃的寝宫看到过,那天是十四阿哥的生日,胤禩喝了好些酒,睡在了良妃平时坐的暖炕上,就露出过这样平静又有点撒娇的笑容。
很喜欢他这样的笑,虽然他平时的笑容看起来是那样的温暖,但是,感觉却不同,只有露出这样笑容的他,感觉上,才是真正的,毫无掩饰的存在着,看得到,也摸得着。
心里想着,手却不自觉的举起,待到觉察,已经轻轻的触到了胤禩的脸上,我一愣,脸也不自觉的红了,急忙收手时,手却被他轻轻却牢牢的握住,贴在了脸上。
现在我才明白,逝者如斯夫的道理,时间流转飞快,转眼间,到了塞外已经有两天了,没有了紫禁城的层层宫殿,塞外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让人心情舒朗的同时,也有一点空旷无依的感觉。
这一天正好当值,康熙处理完刚刚从京城送来的奏折后,一时兴起,只带了我们几个当值的宫女太监和近身侍卫,就走出了大营,夏季的草原,加上远出缠绵的山势,使得清凉的风迎面吹过,李德全见康熙临风而立,注目前方久久不语,怕皇帝吹风着凉,忙冲我使了个眼色。
要命,什么时候,这样的工作也轮到我的头上了,打扰皇上的雅兴,这——不太好吧。于是,我低头,预备装作没看见,不成想,站在身后的不知是谁的家伙,猛的伸手推了我一把,害得我踉跄了两步,一下就冲到了众人之前,还很不小心的发出了一点声响。
果然,声音惊动了沉思的康熙,看他身形一动,我就下意识的后退,准备用最快的速度退回到人群中,可是……连退两步,侧目一瞧,人群还是站在我身后的几步外,具都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如木雕泥塑一般,仿佛从来没趁我不备时,集体退后过一般,好,象样,我忍了。
“有事吗?”见我突兀的站在前面,康熙回头时自然发问了。
“这里风大,奴婢见皇上站久了——”我硬着头皮回答,话还没说完,已经被康熙打断了。
他微微举起手,指着前面说:“婉然,你觉得这里风光如何?”
“自然是不同于京城,别样的好了,而且特别凉爽。”我赶紧说。
“京城夏季是过于炎热了。”康熙点头很慢的说,“倒是这里好些。”
话说完,康熙却忽然举步向前,我一愣,赶紧跟上,后面的人群,自然也立刻“复活”,走了两步,康熙微停,我低着头只顾走,竟然没有马上察觉,待发现时,已经马上要撞到他身上了,忙停步,怔忪间,却听他如喃喃自语般的说:“还记得吗?也是在这里,我说过,要盖一座行宫,就我们两个人来,我答应过你的。”
新闻,康熙说话,竟然用的是“我”,而不是“朕”,我连忙抬头,预备记录下康熙这一刻的神情,一定是小说里绝好的素材,他还答应过什么人要在这里盖行宫,这里,这里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可能就是后来的避暑山庄,竟然是为了什么人专门修建的,哈……浪漫清宫爱情小说的题材来了。
大约是感觉到我站得过近了,康熙猛然回头,目光落到我刚好抬起的脸上,一丝恍惚的神情浮现在他的眼中,这一刻,我知道他在看我,可是感觉上,又不像是在看我,倒好象透过我,看到了别的什么似的。
不过那恍惚也不过是一瞬的,当他的目光恢复以往的清朗时,我也适时的退开一步,正不知如何掩饰刚刚的错误时,康熙却像平常一样,淡淡的问:“你说,朕在这里建一座大大的行宫,每年夏天侍奉太后来这里避暑,然后率八旗子弟秋围,是不是很好。”
“皇上想得真好,在这里修避暑山庄,夏天来就不用搭帐篷了,常住也没问题了。”我笑答,幸运,见证了康熙决定修建避暑山庄的伟大时刻。
“避暑山庄?”康熙重复了我刚刚顺口说的名字,“你这丫头反应到快,朕才说要盖行宫,你就连名字也替朕想到了,避暑山庄吗,不以宫殿命名,却有几分古意,不错。”
“谢皇上夸奖。”我狂擦冷汗的同时,赶紧说。
“你倒提醒了朕,这行宫倒大可不必建得如京城宫殿般正规,取些古意,移些江南山水园林于其中,只怕更是绝妙。”康熙点头说,又向前走了几步,终究是转身往回走了。
到了晚上,修建热河行宫的旨意就发了出去,康熙亲自命将前几次南巡时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