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参半)具体执行。
雍正帝勤于政事,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乾隆在位时(1736 一1795 年)亦大抵如此。当时有位大学士曾在日记中写道:“内阁中的十多余同事,每五六天值一同早班都感到劳累不堪,而皇帝竟天天如此!〃
国家与文化的统一
承袭前代的统治机制,同时屏入满人统治的因素,这只是满清维持其统治的基本条件,维持其统治还须通过利一举吸收汉族知识分子的统治人才。这种层层遴选的制度淘汰去不合格或非正统的人员一清代县一级的考试每3 年举行两次,每次录取人约2 。 5 万名秀才。省一级的乡试悔3 年举行一次,每次录取l400名左右的举人,而参加京城一级的会试和殿试并得中进士者不过200 多人二这时他们大多已经年过30 ,均为各地的精英,往往派到各县做官而步人仕途。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他通过这一仪式扮演了一种“圣人一教师”的角色而获得众多“天子门生”的效忠。士子一旦入仕,就会视皇帝为道德的楷模、学术和艺术的恩主,所以对于满清最高统治者而言,真正的考验为他们是否能胜任这一角色,从而使国家和文化在“天子”的统治下保持统一。统治中国不仅需要政治和军事上的手腕,同样还需要文化上的领导能力。
康熙(l661…1722年在位)便是这样一个例子。他7 岁继位,13 岁时亲政。他27 岁时平定了三藩的叛乱。他曾亲征蒙古,并大力发扬本民族的尚武传统,在热河修建了行宫。作为最高统治者,他曾6 次巡幸汉族士大夫的根据地― 江南一带。在这几次南巡中他主要关心的是淮河和黄河的水患问题及运河运粮的问题。他在1670 年颁布了16 条道德训教,即所谓《 圣祖圣谕》 ,地方官员及士绅每半月就要宣讲一次以指导百姓的言行举止。
康熙与汉族士大夫阶层关系很好,这有助于他取得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胜利)康熙本人精通儒家经典,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当时许多汉族知识分子都拒绝与满清政府合作,但康熙于1679 年开设了明史馆,网罗了152 名大学者编撰明史。另外他还开设博学鸿词科,在宫中收罗了一大批汉族学者和书画家为皇家服务。康熙在位期间还令人编纂了《 康熙字典》 、《 朱子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后者远比《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更加卷帆浩繁,有5000卷之多)等书。这样,这位满洲皇帝也和明代皇帝一样,成了文化学术的热情赞助者和保护人。管理全国各地的百姓不仅需要刑罚威慑,同时也需要文化怀柔和道德训诫。清代全国各地都设有官仓以备荒年贩灾之用;国子监和各地学堂则传授儒家经典;年高有德者可以得到官方的族表嘉奖,地方神灵一并得到官方的祭祀,《 圣祖圣谕》 也有专人负责向百姓宣讲。清代统治是儒法参用的,里甲制即是一例。这项制度草创于秦代,从汉、北魏、唐到宋一直沿用,尽管称法不同,实质则始终如一二如宋代的保甲法,就是与静态的大陆农业社会极为适应的一套政策。明代也袭用了这一做法,并鼓励邻里之间互相监视和告发。保甲法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当时规定,每100 户为一甲,10 甲为一保。甲长和保长由村民推选,缙绅不得担任此职,而当选者须负责传达公事、登记人口 、核对各家门牌等。这并不是“自治机关”,而是由官方规定的一种非官方机构。通过保甲制度,政府和地方缙绅把家庭变成了警察组织:
三、中华帝国晚期的文化
学术研究:朴学
17 世纪中国学者所面对的一个重大事实是:明朝汉族统治的灭亡及异族对中原的统治:由明人清的100 年中产生了许多道德问题,像如何依靠儒家信条来防止晚明宦官的专权,明亡后是否应效忠新朝等等。晚明学者大都崇尚唐朝而抵斥蒙元,面对满清统治的现实感到难以接受他们坚决认为,“化外之民”不可能胜任中原的统治者。有些则坚决效忠前明誓不仕清。他们认为历史上的异族入侵都是内政不修造成的,于是他们转向研究前明的“德衰”(他们认为这是明之所以灭亡的惟一原因)是如何给“蛮族”入侵者造成可乘之机的。顾炎武(1613 一1682 年)即为其中的一名代表。他曾致力于反清事业,数度为仇家逼害,约1650 年后遍游中原名山大川,虽在旅途中亦著书不辍。他在游历华北时亲身目睹了农业、商业、钱庄业乃至工矿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思索的结果,便是《 日知录》 、《 天下郡国利病书》 等著作。 顾炎武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