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
十一
临汜县有廖氏,世老寿。后移居,子孙辄残折。他人居其故宅,复累世寿。乃知是宅所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数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饮水而得寿。
十二
江东名馀腹者,昔吴王阖闾江行,食脍有余,因弃中流,悉化为鱼,今鱼中有名吴王脍馀者,长数寸,大者如箸,犹有脍形。
十三
蟛,蟹也。尝通梦于人,自称「长卿」。今临海人多以「长卿」呼之。
十四
南方有虫,名,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故《淮南子术》以之还钱,名曰「青蚨」。
十五
土蜂名曰蜾蠃,今世谓,细腰之类。其为物,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或阜螽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亦或谓之「螟蛉」。《诗》曰:「螟蛉有子,果蠃负之。」是也。
十六
木蠹生虫,羽化为蝶。
十七
猬多刺,故不使超逾杨柳。
十八
昆仑之,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则其鸟兽之毛也。汉世,西域旧献此布,中间久绝。至魏初时,人疑其无有。文帝以为火性酷裂,无含生之气,着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着《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至是西域使人献火浣布袈裟,于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
十九
夫金之性一也,以五月丙午日中铸,为阳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铸,为阴燧。
二十
汉灵帝时,陈留蔡邕,以数上书陈奏,忤上旨意,又内宠恶之,虑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
二十一
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辽亮。一云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东间第十六竹椽,可为笛。取用,果有异声。」
【卷十四】
一
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于崆峒之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二头,四手足,是为蒙双氏。
二
高辛氏,有老妇人居于王宫,得耳疾历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去后,置以瓠篱,覆之以盘,俄尔顶虫乃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遂畜之。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者,购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后盘瓠衔得一头,将造王阙。王诊视之,即是戎吴。为之奈何?群臣皆曰:「盘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虽有功,无施也。」少女闻之,启王曰:「大王既以我许天下矣。盘瓠衔首而来,为国除害,此天命使然,岂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躯,而负明约于天下,国之祸也。」王惧而从之。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着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盖经三年,产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自相配偶,因为夫妇。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后母归,以语王,王遣使迎诸男女,天不复雨。衣服褊裢,言语侏离,饮食蹲踞,好山恶都。王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号曰「蛮夷」。蛮夷者,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其受异气于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溃Х��馑爸�常挥幸鼐�ぃ�源陀$罚还谟锰∑ぃ�∑溆问秤谒�=窦戳骸⒑骸�汀⑹瘛⑽淞辍⒊ど场⒙��ひ氖且病S敏衷佑闳猓�挡鄱�牛�约琅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