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陪祀等官,并受誓戒于尚书省。(宗室赴太庙受誓戒)前三日,百官奏请皇帝致斋于大庆殿。是日上服通天冠,绛纱袍,綪结佩,升高座,侍中奏请降座,就斋室。次日,车驾诣景灵宫,服衮冕行礼。(仪从并同四孟)礼毕驾回,就赴太庙斋殿宿斋。是夕四鼓,上服衮冕,诣祖宗诸室行朝飨之礼。是夜,卤簿仪仗军兵于御路两旁分列,间以糁盆贲烛,自太庙直至郊坛泰禋门,辉映如昼。宰执亲王,贵家巨室,列幕栉比,皆不远千里,不惮重费,预定于数月之前,而至期犹有为有力所夺者。珠翠锦绣,绚烂于二十里间,虽寸地不容闲也。歌舞游遨,工艺百物,辐辏争售,通宵骈阗,至五鼓则<;img height=32 width=32 border=0 src=/bzk/;槊先驱,所至皆灭灯火,盖请道祓除之义。黎明,上御玉辂,从以四辂,(金、象、革、木)导以驯象,千官百司,法驾仪仗,锦绣杂遝,盖十倍孟飨之数,声容文物,不可迟述。次第出嘉会门至青城宿斋。(明堂则径入丽正门斋殿斋宿)四壁皆三衙诸军,周庐坐甲,军幕旌旗,布列前后,传呼唱号,列烛互巡,往来如织。行宫至暮则严更警场,(太庙斋宿亦然○宋刻误“警惕”)鼓角轰振。又有卫士十余队,每队十余人,互喝云“是与不是?”众应曰:“是。”又喝云:“是甚人?”众应曰:“殿前都指挥使某人。”谓之“喝拦”。(宋刻作“探”)至三鼓,执事陪祀官并入,就黄坛排立,万灯辉耀,灿若列星。凡龊灯皆自为志号,谓如捧俎官(宋刻无“谓”字)则画一人为捧俎之状等类。盖灯多,不容不以此辨认,亦有好奇可笑者。用丑时一刻行事,至期,上服通天冠,绛纱袍,乘辇至大次,礼部侍郎奉中严外辨,礼仪使奏请皇帝行事。上服衮冕,步至小次,升自午阶。天步所临,皆藉以黄罗,谓之“黄道”。中贵一人,以大金合贮片脑迎前撒之。礼仪使前导,殿中监进大圭。至版位,礼直官奏:“有司谨具,请行事”。(宫架乐作。自此上进止皆乐作)时坰坛内外,凡数万众,皆肃然无哗。天风时送珮环韶濩之音,真如九天吹下也。太社令升烟燔牲旨首。(宋刻无“旨”字)上先诣昊天位,次皇地祇,次祖宗位,奠玉,祭酒,读册,文武二舞,次亚终献,礼毕。(宋刻礼毕上有“行”字)上诣饮福位,受爵,饮福酒。(登歌乐作)礼直官喝“赐胙”,次“送神”,次“望燎”讫,礼仪使奏礼毕。上还大次,更衣,乘辇还斋官,百僚追班,贺礼成于端诚殿。黎明,上乘大安辇,从以五辂进发。教坊排立,奏念致语口号讫,乐作,诸军队伍,亦次第鼓吹振作,千乘万骑,如云奔潮涌,四方万姓,如鳞次蚁聚,迤逦入丽正门。教坊排立,再奏致语口号,舞毕,降辇小憩,以俟辨严,登门肆赦,弁阳老人有诗云:“黄道宫罗瑞脑香,衮龙升降佩锵锵。大安辇奏乾安曲,万点明星簇紫皇。”又曰:“万骑云从簇锦围,内官排办马如飞。(宋刻“办”作“立”)九重阊阖开清晓,太母登楼望驾归。”李鹤田诗云:“严更频报夜何其,万甲声传远近随。栀子灯前红炯炯,大安辇上赴坛时。”
郊坛,天盘至地高三丈二尺四寸,通七十二级,分四成,上广七丈,共十二阶,分三十六龛,舞阶阔一丈,主上升降由此阶,其余各阔五尺。
圆坛之上,止设昊天上帝,皇地祇二神位,及太祖、太宗配。三十六龛共祀五帝、太乙、感生、北极、北斗,及分祀众星三百六十位。
仪仗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自太庙排列至青城。
玉辂下祗应人共三百二十一人。
呵喝人员二人。
教马官二人。
挟捧轮将军四人。
推轮车子官健八人。
驾士班直二百三十二人。
千牛卫将军二员。
抱太常龙旗官六员。
职掌五人。
专知官一名。
手分一名。
库子八人。
装挂匠二人。
诸作工匠十五人。
盖覆仪鸾司十一人。
监官三员。
金、象、革、木辂,每辂下一百五十六人。
玉辂青饰。
金辂黄饰。
象辂红饰。
革辂浅色饰。
木辂黑饰。(辂下人冠服并不依辂色)
玉辂前仪仗骑导:
骑导官 左壁文臣 右壁武臣
六军仪仗官兵二千二百三十二人。
左右诸卫将军(宋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