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徽音左门是慈宁宫随墙门,可通慈宁宫东跨院,董福祥带着她从这里进去,几番辗转到了慈宁宫前台阶下。
檐下正有人经过,瞧一眼,哟了声,“我怎么没见您从前头大宫门上进来?”
董福祥说:“抄了近道儿,省脚程不是。”
宫人蹙眉摇头,“谙达,这是老佛爷请进宫的客,您倒好,带着人家走边门!”一面说,一面转头微笑,蹲了个安道,“我是太皇太后跟前掌事的宫女,上回您来,也是我引您进门的,您还记得吗?”
嘤鸣说记得,“不过十来天前的工夫,那时候就觉着姑姑面善,没曾想这么快又见面了。”
女孩儿在一起说话,彼此显得更加亲切。大宫女说:“您就叫我鹊印吧,在您跟前可不敢以姑姑自居。老佛爷知道今儿您要来,一早上让我出来瞧了好几回,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单听这些光鲜的话,真把她当上宾似的。嘤鸣还是笑着,就当都是真话吧,跟着鹊印进了殿门,进了太皇太后所在的偏殿。
太皇太后和一般的老太太不大一样,她不爱点熏香,把屋子里弄得烟熏火燎的。天儿暖和了就让人上外头折花枝,插在梅瓶里头以清水供养。等花开了,截取一段香,点缀点缀屋子和日子,颇有野鹤精神云格调。
还有室内的光线,长期寡居的人大多礼佛,一重重的黄幔子低垂,弄得佛堂一样。太皇太后不是,她让人把帘子规整收拢起来,窗帘也卷得高高的,自己坐在一片光下,举着西洋眼镜,仔仔细细挑花样。
边上侍立的见有人进来,脆声唤老佛爷,“您瞧,嘤鸣姑娘来了。”
太皇太后抬起眼,嘤鸣已经在脚踏前的毯子上跪下了,恭恭敬敬磕头,“奴才嘤鸣,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笑了,说免礼,亲自站起身来搀了一把。就着光看,年轻的姑娘,光致致的脸盘儿,这种轻俏和灵动,是任何诗词和书画都难以描述的。
“真好。”太皇太后说,拉着她在南炕上坐了下来,“ 你上回进宫来,我一见了就喜欢。那时候碍于人多,咱们也没能好好说上两句话,今儿一瞧,可是愈发称意了。昨儿董福祥进来回话,说姑娘愿意进宫来,陪着一块儿解解闷。我那时候就想呢,叫一个年轻孩子陪我老太太,没的把人闷坏了。”有意又问了一遍,“你是真的愿意进来呢,还是董福祥这奴才为了哄我高兴,把你诓进来的?”
太皇太后不是那种闲着无聊,陪你逗咳嗽的人。她的每一句话都有深意,都要你谨慎细听,三思应对。当时董福祥上门来的那番话,绝没有言明是太皇太后的主意,他一口一个“依奴才之见”,字里行间全是他个人对老佛爷喜恶的揣摩。且不管进宫究竟是太皇太后本来的意思,还是董福祥妄测上意,既然能让老佛爷高兴,当然就是正确的。
嘤鸣低眉顺眼道:“回老佛爷话,昨儿董谙达替老佛爷上家来瞧奴才,奴才全家对老佛爷感念不尽。奴才是个女孩儿,不能像爷们儿一样报效朝廷,只能尽奴才的一点儿心,进宫来伺候老佛爷。奴才微贱之人,脑子也不机灵,若蒙老佛爷不嫌弃,留下奴才,那老佛爷的大恩,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尽了。”
把话说漂亮吧,越漂亮越好。上赶着当奴才伺候人,还要叩谢恩典,其实说出来真违心。可有什么办法,活着就得认命。这一进来,再也蹦不出去了,这围城里高低贵贱分得明明白白,她如今只有抱紧太皇太后的大腿,往后才能活得舒心。
可太皇太后是什么人呢,你说阿谀的话,她哪能听不出来。但她不动气,神色如常道:“这世上除了那些心气儿高的,一心想当娘娘的,谁也不乐意进宫来。你是爽利孩子,学不了人家那套,往后在我跟前也不必难为自己。你故去的祖母,当初常进宫陪我抹牌,她可是我的好搭子,每回她来,我都能赢太后好些金银角子。后来她不在了,我也不怎么设牌局了,她们有意输给我,时候久了实在没意思。现在你来了,我心里着实高兴,你不必拿我当太皇太后,就当和祖母一样的,陪着我说说笑笑,这样岂不贴心?”
太皇太后是客气话,你当然不能当真。嘤鸣听了忙起身,也不知说什么好。这会儿再去剖白一番,那是断断多余的,还不如装老实,装木讷,就这么红着脸蹲安,说:“遵老佛爷的令儿。”
“来来,别站着,到我身边来。”太皇太后笑着又把她拉过来,“薛公爷福晋头前和我说起过,说你上年许了定禄家的三爷,有没有这回事儿?”
嘤鸣说有的,“过了小定,原打算今年完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