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道:“晓得。”当下四人大哭一场。正欲动身,忽听得叩门,慌得二位公子忙忙躲起来。
老尼开了门,只见一位年少的公子走进来问道:“罗太太在那里?”老尼回道:“没有甚么罗太太。”那人见说,朝里就走,吓得夫人躲在屏后,一张,原来是侄儿秦环。正是:只愁狭路逢仇寇,却是荒庵遇故人。
太太见是秦环,方才放心,便叫二位公子出来,大家相见。太太道:“贤侄如何晓得的。”秦环遂将章宏送信,章大娘怒刺沈谦,金銮殿自刎之话,细细说了一遍,大家痛哭一场。秦环道:“姑母到我家去住,何必在此。”罗琨道:“表兄府上人多眼众,不大稳便;倒是此处安静,无人知道,只求表兄常来看看,小弟就感激不尽了。”秦环道:“此乃理所当然,何劳分付。”当下安排饭食吃了,又谈了一会,早有四更时分,太太催促公子动身,可怜他母子分离,那里舍得,悲伤一会,方才动身而去,秦环安慰了太太一番,也自回家去了。
单言两位公子走到天明,来至十字路口:一个望云南去,一个望淮安去。大公子道:“兄弟,你到淮安取救兵要紧,愚兄望你的音信。”罗琨道:“愚弟知道,只是哥哥,云南路远,小心要紧,兄弟不远送了。”当下二人洒泪而别。大公子同着章琪望云南大路去了。二人从此一别,直到罗灿大闹贵州府,暗保马成龙,并众公侯,在鸡爪山兴兵,才得两下里相会。此乃后事,不提。正是:春水分鸳序,秋风折雁行。
说话二公子见哥哥去远了,方才动身上路。可怜公子独自一人,悲悲切切,上路而行,见了些异乡风景,无心观看,只是趱路,非止一日,那一日,到了山东充州府宁阳县的境界。只见那沈谦的文书已行到山东省城了,各州府县,处处张挂榜文,捉拿罗灿、罗琨,写了年貌,画了图形。一切镇市乡村、茶坊酒肆,都有官兵捕快,十分严紧,凡有外来面生之人,都要盘间。罗琨心内吃惊,只得时时防备,可怜日渐躲在古庙,夜间赶着大路奔逃,那罗琨乃是娇生惯养的公子,那里受得这般苦处。
一日,走过了克州府,到了一个村庄,地名叫做凤莲镇,罗琨赶到镇上一看,是个小小的村庄,庄上约有三十多家,当中一座庄房,一带壕沟,四面围住,甚是齐整。公子想道:“我这些时夜间行走,受尽风波,今日身子有些下快,莫要弄出病来,不大稳便。我看这一座庄上人民稀少,倒也还僻静,没得人来盘问。天色晚了,不免前去借宿一宵。”主意已定,走上庄来。正是:欲投人处宿,先定自家谋。
话说罗琨走到庄门口,问:“门上有人么。”只见里面走出一位年老公公,面如满月,须似银条,手执过头拐杖,出来问道:“是那一位。”罗琨忙忙施礼道:“在下是远方过客,走迷了路,特到主庄借宿一宵,求公公方便。”那老者见公子一表人材,不是下等之人,说道:“既是远路客官走迷了路的,请到平面坐坐。”
罗琨步进草堂,放下行李施儿,分宾主坐下。那老者问道:“贵客尊姓大名,贵府何处。”公子道:“在下姓张名琨,长安人氏。请问老丈尊姓大名。”那旨行道:“小客人既是长安人,想也知道小老儿的贱名,小老儿姓程乞凤,本是兴唐兽国公程知节之后,因我不愿为官,退归林下,蒙圣恩每年仍有钱粮俸米。闻得长安罗兄家被害,今日打发小儿程佩到长安领米讨信去了。”罗公子只得暗暗悲伤,免强用些话儿支吾过,一会辞了老者,不用饭,竟要睡了,老者命他在一间耳房内安歇。
罗恨见了安置,自去睡觉,谁知他一路上受了些风寒,睡到半夜里,头疼发热,遍体酸麻,哼声不止,害起病来了。吓得那些庄汉,一个个都起来打火上灯,忙进内里报信与程凤知道,说:“今日投宿的那个小客人,半夜里得了病了,哼声不止,十分沉重,象是要死的模佯。”吓得程凤忙忙起身,穿好了衣衫,来到客房内一看,只听得哼声不止。
来看时,见他和衣而睡,两泪汪汪,口中哼道:“沈谦,沈谦,害得俺罗琨好苦也!”众人听了,吃一大惊,说道:“这莫非就是钦犯罗琨?我们快些拿住他,送到兖州府去请赏,有何不可!”众人上前一齐动手。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露真名险遭毒手 托假意仍旧安身
话说程家众人听得罗琨说出真情,那些人都要拿他去报官请赏。程爷喝住道:“你们休得乱动!此人病重如山,胡言乱说,未知真假。倘若拿错了,不是自惹其祸。”当下众庄汉听得程爷吩咐,就不敢动手,一个个都退出去了,程爷吩咐众人:“快取开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