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资化之路。1998年12月,广州轻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广州浪奇实业股份公司将所持有的广州宝洁下属子公司广州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的12%的股份和360万美元的债权,全部转让给宝洁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2000年9月,北京日化二厂向外界正式宣布:已经与宝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提前终止“熊猫”商标的合同。此前的6月份,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已提前终止与北京日化二厂的合资合作,将合资企业北京熊猫宝洁公司转化为外商独资企业。
2001年10月,广州浪奇发布公告,将公司持有的广州浪奇宝洁有限公司22%的股份分别转让,使公司持股降至18%。
2002年以后,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逐步过渡为外方持股99%,中方象征性持股1%的公司。
第五章 突围之路(1)
一、奔向大海的溪流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2006年末,上市公司TCL集团已连续两年亏损,面临退市边缘。痛定思痛的李东生亲自提笔,写下了这篇日后在业界广为流传的文章——《鹰的重生》。在李东生的笔下,TCL就犹如文中那只40岁的老鹰,此时必须作出痛苦的抉择:要么等死,要么浴火重生!
业界有许多人都认为,TCL所面临的全部困境,都是由李东生3年前所作出的错误决定所造成——出海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走一条国际化发展之路。正是这样的选择,让TCL背负起一个沉重的包袱,最终成为压倒这只中国家电骆驼的巨石。
从中国入世以来,“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就逐渐增多起来,如同小溪汇成大河,逐渐形成了潮流,滔滔不绝地向大海奔去。TCL就是当时跻身在潮流中的众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
这与当时大的环境有关。此时距中国改革开放已过了20多年,中国的制造业已有了长足发展,在国内的许多消费品市场领域,国产品牌已取得绝对优势。比如家电市场,90年代在中国市场中称王称霸的“洋品牌” 家电,此刻已基本被海尔、长虹、TCL、美的、格力、格兰仕这样的民族品牌打得抬不起头,逐渐沦为市场末流。但市场却并未因洋品牌的退出而减小竞争,相反,在这些国产品牌之间彼此厮杀得更加厉害,在彩电制造行业,最后竟一直杀到这一行业陷入整体亏损的境地。为了能走出价格战红海,国内许多企业开始酝酿“走出去”,到海外去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技术、资源、品牌和渠道。
此外,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对能源与资源的巨大需求,国内资源的开采速度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开始大量进口油气、矿石等紧缺资源。这也促使从事采掘业务的企业开始外出并购。
在这批“走出去”的企业中,既包括像美的、TCL、海尔这样的家电企业,也包括联想、京东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还有上汽、南汽、万向这样的整车及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五矿集团这样的能源资源类企业,大凡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资源最紧缺的行业,“走出去”的企业也就越多。
如果仔细去分析和研究这股出海大潮中的每个细小支流,可以发现它们中的每个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各有不同,碰到的困难程度不同,“出海”后的发展轨迹更不相同,甚至还有的企业并未作充分准备,就匆匆忙忙、如同被潮流裹挟一般的上路了。
第五章 突围之路(2)
客观分析,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大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早期“出海”的企业,它们不是在一个共同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