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儿,吴奶奶又端着一碗粥过来了。这时外面又传来了读书声,依旧是《大学》中的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萧遥接过粥,将其放在床头的柜台上,睁着大眼睛问吴奶奶道:“外面怎么会有读书声呢!?我已经住进这个村子这么久了,好像、似乎还是今天才听到读书声啊?”
吴奶奶笑着对萧遥道:“那是你生病那天刚来的李先生,他是从外面来的,他一到这儿之后就去找村长,自愿负担起教小孩子认字的义务。真是个好人啊。我们村认字的人本来就不多,现在,李先生一到啊,这些孩子也都能读书识字了。”接着又对萧遥道:“萧遥啊!你也别急,等你再休息几天后,奶奶就带你去见李先生,让他教你读书识字。小胖、小牛、阿青他们第一天就去了。”其实李先生来时,吴奶奶也不在,这件事她也是事后听别人说的。文士还是很让人尊重的,尤其在这个识字的人不多的时代。
萧遥端起了粥,慢慢地喝了起来。
原来,萧遥发热那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个给人感觉很怪异的人,说他怪,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怪,只是与村里人的装束打扮不同而已。这个人就是—李先生。
他来时,手中抱着一把古黄色的琴,长长的发丝飘逸的披散在肩后,整个人很瘦削,穿着一身灰布衣服,颀长的手指,有神的眼睛里透漏着一丝无奈,但他那白皙的脸上洋溢的始终是真诚的微笑。他看起来有三十多岁。
一进村之后,就碰见了刚从王郎中家赶回的村长—李才。
他向村长自我介绍道:“我是个文士,久闻此地偏僻,因此想在此地教那些孩子认认字。我是无为散人,如果你想叫我姓名的话,那就叫我李无为吧。大哥,请问你们村长家在哪儿啊?”
村长李才一看无为散人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看起来是个饱学之士,又听他自称无为散人,更加对他崇拜、尊敬的不得了。便笑着对无为散人道:“我就是村长,李先生。走,去我家吧!你就住在我家吧。我马上安排学堂的事。”
李才不等无为散人发表意见就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家里。
天才神童
李才便招集村里的青壮年修葺了一座学堂,没想到,招来的学生也有二十人之多。在第二天,学堂就开课了。
按照王郎中的嘱咐,萧遥要在床上休息至少七天,因此吴奶奶这几天也没去小镇上卖馒头,而是在家里陪着萧遥。
这个小村里的人也特别的热情,在得知吴奶奶收养的小孙儿得病之后,都过来看望了生病的萧遥,宽慰宽慰吴奶奶。当然,来的时候也不忘一些鸡蛋、鸭蛋、鹅蛋之类的慰问品。
小牛、小胖、阿青他们三每天都会来看望萧遥,并且一天回来好几次。他们在萧遥身旁朗诵着自己并不是很理解的文章,与萧遥谈论着刚发生不久的一些趣事,逗得萧遥也乐了起来。
萧遥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因为小胖他们上课去了,而吴奶奶也去厨房做饭去了。这时,外面又传来了读书声,只不过这次传来的却不是《大学》,而是《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