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张炳卿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些无非是女人们的短浅见识,只算得大惊小怪。
自从那天早晨在办事处与大老粗主任发生公开冲突以来,,张炳卿既不肯改变自己认定的观点,既没有认错,也不愿前去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相反,此时此刻的张炳卿,走在小镇的街面上,却依然显得自在而又自信,甚至,为争脸面,还故意摆出几分大大咧咧的姿态来。
张炳卿与龚淑瑶碰面时,他照例地一笑,并无多话可说,很显然,这是过分低估了这个女人可能生发出来的能量。
[前置,场景2]炳卿落马
果然,禁酒事件不过是权利争斗的前奏,仅在半年之后,更加出人意料之外的事情便在小镇发生了:上级决定正式设立青石镇镇级行政机构,龚淑瑶竟然被任命为青石镇人民政府的第一任镇长,张炳卿则屈居副职。
这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让小镇人大为震惊,他们一时间议论纷纷,简直还有点惊慌失措,就像天空一下子变了颜色,笼罩下一片阴云来。
[追溯]真要说起来,小镇这个新的权利排行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片断1]在小镇的街头上,张炳卿与农民们一起攻打警察所;武工队进驻小镇,在青石桥上,张炳卿向欢迎的群众讲话。
[解说]因为,在小镇这个偏远的革命小舞台上,张炳卿曾经带着几代人对世道的强烈愤懑与忧患,与许多穷愁困苦的人们,演出过一幕幕力争改变自己命运的威武剧目,这些人至今仍把眼下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与张炳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视他为打江山,闯天下的英雄人物。
[片断2]张炳卿带领那些衣破裙烂的农民闹减租减息;分田分土的场面;张炳卿在群众中穿行,为他们调解纠纷,宣讲革命道理。
[解说] 再说,张炳卿办事也称得上公正,显现出了张家人扶贫济困的侠义,这自然更让那些弱势者深为信服。
[片断3]在办公室里,张炳卿面对林主任的训斥一副桀骜不顺的神色;甚至,张炳卿还对龚淑瑶说:“你就别拿他林主任的话作数!”
[解说]近些年来,张炳卿却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他不明白不敬奉权威绝对不行。他与林主任的冲突已经不是个性的格格不入,同时也因为他对上级政策的不能理解、不能适应、甚至是不肯赞成。
[片断4]具体的人事安排正在进行中:在区政府办公室里,林主任向县里下来考察干部的同志反映了有关张炳卿的情况,末了,两人开始收拾各自面前的纸笔,喝干最后一口酒,把吃剩的几颗花生装进口袋里。县里干部则明确表示:“这你放心好了,张炳卿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是行不通的,我们决不容许有谁当土霸王,搞任何形式的独立王国!”
[解说]用龚淑瑶替换张炳卿已经是上级领导采取的组织措施了,当然,要说这是林主任一手做成,也不是说不过去,在这位北方农民的头脑里,根本没有什么*不*的顾忌。
[片断5]有关人事调整的批文还没有下达,林主任就多次找龚淑瑶谈过话,鼓励她“好好干”,让她“一手把镇上的工作抓起来”。
只是,龚淑瑶自有她的稳重之处,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反正风吹不走月亮,性急吃不得热山芋,她明白张炳卿在青石镇的声望很高,人们不会轻易地信服了她。
[解说]所以,龚淑瑶除了向林主任说些感激领导培养之类的话,在旁人面前则不露一点声色。也因此,张炳卿对即将来临的风云幻变估计不足,还在意气行事。
[场景3]筹划接任
终于,建立青石镇政府领导人员的任命书正式下达。
在林主任的房子里,龚淑瑶看过批文,她放下来又重新拿起,再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
龚淑瑶把目光移到林主任身上,脸上缓缓展开的笑容透露出她难以抑制的激动,这是她第一次慎重其事地表态:“林主任,我知道你在一心一意提拔我,今后,我一定会真心诚意,老老实实,听从您的吩咐,好好工作,真的,您叫我怎样我就怎样,决不会辜负您的培养!”
但龚淑瑶又把批文推到了林主任面前:“只是,主任真要这样,还得请你把批文拿到全区干部大会上宣读宣读!”
“没那个必要,这得开什么全区干部大会?没那个必要——你赶紧给我把工作抓起来吧,别再拖拉下去了!”
“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必要...可是,别人能相信这是县里的决定而不是你个人的意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