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张扬的爷爷张四海。这老人脾气犟,硬是不服输,要走在最前面。张四海虽然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但身体从来没出过问题,在明年去世前的白天,他都还在地里干活下力。
张扬父亲那一辈共有八兄妹,这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前农村很常见。
大伯张方正,五十二岁,三溪镇中心校民办教师,家也在中心校。还有八年退休,因为现在是6月底,马上要放暑假了,课程比较紧张,人情到人没来。张方正当了2o多年民师,最大的心愿便是在退休前把公办教师的身份落实了,这样退休工资要高很长一截,退休后的日子也有盼头。在张扬的记忆中,张方正到退休都没有解决公办身份。退休十年后,2oo2年县政府才下了文件,代课2o年以上的退休教师享受公办教师退休待遇。足足十年,大伯就领2oo多块的民办教师退休工资,也蛮心酸的。
幸好大伯的大儿子张志强勤奋聪明,从9o年开始搞个体工商,家里的日子还过得。但是,大伯的二儿子张志伟便有些游手好闲,成了当地的混混,让张方正伤透了脑筋,后来外出打工时失踪了,在张扬重生前都没有音信。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四章 三个半媳妇】………
张扬的二伯张方林,今年刚满五十岁,三溪镇石板村农民。I。张方林的子女较多,有六个,四儿两女。在张扬的记忆中,由于家贫,二伯的四个儿都不是很孝顺,有点扯皮,二十年后,孝顺的那个儿子又在外出打工时死在了建筑工地上。
二伯的老年生活过得有些凄惨。
三姑张方萍,农民,嫁到石林村,夫家姓何。石林村申请为省级风景区以后,何家表哥有些本事,办起了农家乐,家中生活条件还可以,是张扬父亲一辈中最有钱的。
四姑张方梅,医生,这是张家上一辈出的最大的知识分子,夫家姓李,名叫李清风,工程师,两口子已经到攀枝花支援建设去了,李姑爷还是攀枝花市矿务局工程建设处的副处长,副县级干部。不过,李姑爷行事有些古板,不讲变通,这种性格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这辈子就卡在了副县级的位置上了。四姑家隔得太远,每年回家就一次两次,一般都是暑假和过年的时候,这次没有回来。
五姑没有存活。
六伯张方恩,石板村农民,在父亲一辈是最神秘的,也是张扬最亲密的。
七姑张方兰,嫁到县城,夫家姓程,叫程志南,也是农村家庭。程志南有个侄儿是前生的张扬读初中时认识的好朋友,叫程旭,张扬和程旭是初中一班的同学,张扬周末经常躲到程旭家中看录相,一看就是一整天。
张扬的父亲张方建,排行老八,在镇里面唯一一家集体企业三溪镇联办厂上班。联办厂主要为重庆的纺织行业生产一些容易破损的零部件,有职工一百余人,张方建是销售主管,经常到重庆出差,这次出差去了,没能来。
张扬的母亲也在联办厂上班,担任会计工作。
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父亲和母亲是一起读高中的同学。那时候,考大学不像现在这样容易,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两人都没考上,又同时回到联办厂工作,这样从相识到结婚。但是很奇怪,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居然不是自由恋爱,而是媒人介绍结婚的。
“张扬,当真要喝六百怀啊?”
三姑走在六伯之后,见到转过头来打量着她的张扬,取笑起来。三姑特别爱开玩笑,整个人成天嘻嘻哈哈的没个正形,在重生前与张扬说话便没大没小的。
“我们这一代人差不多都是自由恋爱的。”
张扬说的是老实话,并且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但是,这对于84年的农村人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谁家自由恋爱结婚?特别是女家,都会被人瞧不起,结婚的消息会偷偷摸摸迅传遍三溪镇,好像结婚很不正明光大。同时,没有媒人,女家父母也不放心,有些私下的话比如要彩礼之类的,没人去说和,自己提出来又觉得尴尬,不提出来又觉得吃亏。
因此,这时候男女双方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要由通过媒人来提亲,完成结婚程序。自己两个人去登记结婚要被别人指着背脊骨骂。
这时,七姑接过话头:“李庆芬就是自由恋爱嫁到县城,没找媒人。结婚五年就离婚了,一分钱都没得到,出嫁的时候李家长辈想到嫁到县城风光,为了挣面子陪嫁了不少。这回离婚,还留了个四岁的小尾巴,陪嫁要不回来,再嫁也不好嫁。哎,这就是没有媒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