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却是众人纷纷一惊,夏侯惇更是微微一愣,忽而看到门外一哨骑飞速而来,看那哨骑的样子似乎还是什么好事情。
“奇怪,除了任城之外,应该没有地方会有战事才对,可这五千人攻打任城加上行军速度也要半月时间,这才仅仅五天……这是哪来的捷报……”曹操当下迟疑片刻,却是此刻的众人都跟曹操是一个心思,而文席上的郭嘉和荀彧二人更是面面相窥,似乎连他们都不敢相信。
而这时,那哨骑早已下马,来到议政厅中,单膝一跪向曹操拱手道:“秉主公,前方捷报。”
“念。”心中似是有些迫不及待,曹操不禁连忙问道。
当下“诺”了一声,那名哨骑,当下大声说道:“大公子昨日已攻破任城,任城守将曹冒被杀,副将曹桓归降,曹军大获全胜。”
此言一出,满堂纷纷惊呼出声,却是曹操猛然从座位上站起,连忙跑到那哨骑跟前,连声询问道:“你可知曹昂是如何攻破的?”
那哨骑一惊,当下却是不敢含糊,顿时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连忙恭敬地道:“这是大公子要呈给主公的书信,请主公鉴阅!”
当下从哨骑手中拿过书信,曹操却是没有立刻打开,若有所思般捋了捋胡须,却是突然向着文席中的一名文士,说道:“程昱,你来念……”
那被唤做程昱的文士一听,却也不敢怠慢,忙上前接过书信,打开信封,念了起来。
“父,亲启。儿无大才……”前面照例说了一些套话,主要意思是要感谢曹操给他这次带兵的机会,当然,这些都是废话,而后面,众人却是越听越是心惊。
“……兄长安民献计,让昂仅率八百骑军前往任城,并让昂与曹冒阵前对话,而后命昂写一封满是墨迹的书信写给曹冒,曹桓见我军兵少,便对曹冒起了疑心,最终竟使得曹冒曹桓反目,致使任城兵变,曹桓手刃曹冒首级陷于我军,而昂所带五千兵甲无一人伤亡,未曾损失一兵一马。
父明鉴,安民兄大才,昂今日方知……”
听到这里,堂下尽皆目瞪口呆。
却是不知过了多久,席上郭嘉,却是首先回过神来。
“真乃妙计啊……”
******
ps:无力呻吟,求!!!
正文 第十一章 暗流涌动
曹安民没有想到,自己盗用了曹操十七年后对付马超的计策竟然进行的这么顺利,而更没有想到,曹昂会丝毫不贪功的将功劳都归结于前者的身上。
然而可惜的是,曹安民即使如此,却依然没能改变历史,历史的车轮残酷的碾压过曹安民的身心,而前者只能如蝼蚁般地沉默着,纵使万般不愿,也挡不住历史的滚滚红尘。
第一次,曹安民有了卑微的感觉,他发现改变历史,不是这么简单的。
不过至少,曹操这边还没有得到徐州的消息。
******
将手中的信封念完,程昱的脸上同时浮现出一抹惊愕,陡然看着周围的众人,却见众人,也是同样惊讶的看着自己。
这时,曹操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回到了主位之上,然而此刻的他却也是换了一副面容,语气也有些惊讶,“任城一战,不失一兵一卒便轻取城池,竟然是曹信献的离间计……”
一旁文臣首位,郭嘉此刻也不知从何处拿来一折蒲扇,与众人不同的,不时微笑着摇着蒲扇,缓缓说道:“主公,经此一战,曹信确实非外人所言,前些日在机缘巧合之下,嘉曾有幸,与蔡邕蔡先生为伍,却是偶然遇到一奇怪男子在府门前吟诗,却是打听之下原来就是那个曹信,就连蔡先生也对其诗句赞不绝口。”
“哦?”听到对方的话,曹操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又是问道:“那,依你之见,此任城一战如何?”
前者话音刚落,那原本轻轻摇动的蒲扇却是突然在空中一滞,脸上浮现的笑意同时收敛,看着前者,郭嘉顿时严肃的说道:“但观任城一战,可见此人颇懂兵法上,上兵伐谋的道理,曹信此人虽行事乖张,却是暗藏韬略,嘉以为此人……实有韩信之才啊。”
此言一出,满堂又是一惊,却不想这郭嘉竟然将区区兖州阿信比作韩信之流,顿时引来众人一阵的摇头与议论。
而曹操虽然外表上依然看不出什么表情,然而口中却是带着疑惑,说道:“可当日宴席之上,奉孝你也看过了,他竟然都能说出陶谦会杀了我父此等愚蠢之言?即使此次任城小胜,我也难以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