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页)
15年指示初等小学应将《孟子》列入科目,高等小学应将《论语》列入科目。同时还恢复封建时代的考试制度,结果学习新知识的年轻人纷纷落榜,对新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1914年7月,他又正式公布文官官秩,分九等,完全是封建时代的官制,分卿、大夫、士三大等级,与旧官制不同的就只差一个皇帝的称号了。袁世凯本人最讨厌“先生”的称谓,他首先在军队里禁用。还公布了《觐见条例》,恢复前清的“陛见”制度,旧官场的一切全都恢复了。
袁世凯的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由于人们学习、日常的行为方式都是在旧式的氛围里进行的,受到耳儒墨染,久而久之就不太容易感受到共和的气氛了。以致许多人都以为他要恢复帝制了,但又不见他自己提过要当皇帝,以致一些遗老遗少们误认为他是为宣统复辟作准备呢。
1913年12月光绪皇帝与皇后隆裕安葬崇陵的时候,袁世凯又亲派代表前去致祭,并宣读他的祭文。同日国务院通告各省一律下半旗,学校放假一日,以示哀悼。遗老遗少们更是兴奋异常,公开叫喊:“还政于清”。一时间谣言四起,传遍全国。开始袁世凯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后来看到这种言论愈演愈烈,怕会引起民愤,袁世凯才令内务部去处理,喧闹一时的清室复辟问题才告一段落。
但这并没有表明他的称帝野心有所收敛,他曾对人说:“立统满族,业已让位,果要皇帝,自属汉族”。言外之意是他本人也是够条件的。
此外,袁世凯也不忘记通过合法的程序来为自己恢复帝制创造条件。1914年8月,他授意梁士治在参政院会议上提出《大总统选举法》修正案,12月28日获得通过。修订后的《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得连选连任;选举之年,参政院参政认为政治上有必要时,得以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议决现任大总统留任;选举之前,大总统有权推荐具有资格者三人为候选人;大总统由大总统选举会选举。选举之日,选举会对被推荐的三人和现任大总统均可投票。这样袁世凯不仅保证自己可以终身连任总统,而且他的子子孙孙都可以继任。《大总统选举法》实际上把袁世凯皇帝比了,所差的只是名称而已。
可所差的这一步也是最艰难、最令他害怕的。迈过去了,当然成皇帝,要是迈不去,不要说当皇帝,连现在的大总统的职位也保不住。因此,在称帝问题上,袁世凯言行谨慎,绝没有半点马虎的。1915年6月下旬,帝制风盛传天下,冯国漳携同梁启超一起进京,想向袁世凯本人打探个虚实。冯国璋试探地说:“外间传说,大总统欲改帝制,请预为秘示,以便在地方着手布置。”袁世凯十分严肃地说:“我绝对无皇帝思想,袁家没有过六十岁的人,我今年五十八,就做一皇帝能有几年?况且皇帝传子,我的大儿子克定残废,二儿子克文假名士,三儿子克良土匪,那一个能继承大业?你尽管放心。”后来冯又两次拜见他每次都谈及帝制问题,而袁世凯也每每表示自己绝无做皇帝之意,更无传之于后的想法,他装作很有远虑地说:“自古君主之世传不数世,子孙往往受不测之祸,余何苦以此等危险之事,加之吾子孙也!”冯又试探地说;“南方一带闻改革国体之说,并非不肯赞成,但多以时间问题,尚有可研究之处耳。他日者,大总统将中国办到转弱为强之际,则天与人归,恐大总统虽欲逊让,亦有所不得耳。”袁听后,厉声正色地说:“闻君此言,仍是在余身上打主意。余之四、五儿子在英国留学,余已饰在英国购有少许田园,设他日有以此等事逼余者,则余惟有迳赴外邦,营菟裘以终老耳。”
可袁世凯信誓旦旦的言辞骗不了冯国璋,他见袁不对自己说真话很是气愤,感慨地对人说:“我跟老头子这么多年,牺牲自己的主张,扶保他做了元首,对我仍不说一句真心话,闹到结果,仍是‘帝制自为’,传子不传贤,象这样的曹丕(指克定),将来如何侍候得了。徒然叫我两面不够人。”
袁世凯这么做也是身不由己。在民国时代称帝是不得民心的,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万万不能透露半句“我要当皇帝”的话的,即使对像冯国璋这样亲信加亲戚的人也不例外。眼下,对干袁世凯来说,最要紧的是取得军阀们的支持,他们手握重兵,必要时可以割据一方。
为了探明军阀们的心思、底细,袁世凯把他们从全国各地召到北京来“述职”。“述职”时为了不做得太露,他用提问题的启发方式问他们:共和办得怎么样?大家早已听说了袁的意图,所以都心照不宣地一同说办得不行,简直进行不下去了。袁世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