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1/4 页)
看她神态温婉,真把秦仲海当成幼儿来看了,秦仲海是个刀头舔血的狂徒,此时身受女子细心照拂,那是前所未有之事,一时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连番催促之下,也不便拂逆她的好意,只得依言张嘴,那稀饭含在嘴里,温温热热的,却说不出什么滋味。
言二娘微笑道:“好吃么?”秦仲海做了个鬼脸,只想说几句笑话调侃,哪知一时之间,心中突生异感,感觉像是怪怪的,不仅说不出半句话来,连那口稀饭也是难以下咽。
言二娘却未察觉异状,她又舀了一匙,低下头去,轻轻在汤匙上吹了几口,柔声道:“来,再吃一口吧。”她把汤匙送到秦仲海嘴边,满面温柔地看着他。秦仲海痴痴望着言二娘,霎时心中酸苦,眼眶竟尔红了,当下急忙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言二娘微觉奇怪,道:“你别难为情,快来吃吧!”
秦仲海把脸朝向照壁,嘶哑着嗓子,低声道:“谢谢你,我已经吃饱了。劳烦你帮我雇辆车,我有些急事,一会儿赶着走。”言二娘心下诧异,惊道:“你……你重伤未愈,外头又是天寒地冻的,你想去哪里?”
秦仲海面向壁板,却是一言不发。
言二娘摇了摇头,霎时放下饭碗,伸手出去,硬把秦仲海的脸面转向自己,凤眼低垂,只在注视病榻上倔强的男子。
秦仲海避开了她的眼光,神情竟有些慌张。
言二娘神色郑重,摇头道:“你的性命是我救的,你便得乖乖听我的话。我现下要你吃饭,你便快吃,哪里都不准去。”她不容秦仲海分说,取起汤匙,一瓢瓢送入他的口中,每当汤汁溅出,言二娘便取出手巾,替他擦拭嘴角。
出道以来,何尝如此狼狈?秦仲海被言二娘一口接一口喂着,想要转头逃避,却又抗拒不了人家的温情,他口含稀饭,想起日后便要这般度日,一时心酸难忍,残废以来的种种痛苦全数爆发,悲伤、无奈、绝望,同时撞入心坎……
秦仲海闭紧双眼,他知道眼泪便要垂下。他用尽全身内力,拼死不让泪水渗出,但他内息荡然无存,眼角哪还听半点吩咐?
终于,眼眶一红,腮边滚下了泪水。那威风的大老虎终于哭了,竟在外人面前坠下虎之泪。
先前秦仲海谈笑风生,装得没事人似的,此时终于垂下泪来,言二娘看在眼里,心下也甚难过,她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得握住秦仲海的大手,低声道:“别哭了,就把这儿当作自己家,专心养伤,好么?”她叹息良久,伸手帮秦仲海擦去了泪水,默默收拾碗瓢,转身离客。
言二娘走了出去,房里只剩秦仲海孤身一人。
在这宁静祥和的乍后,秦仲海张大了一双眼,怔怔望着窗外。他没有气力移动身子,他唯一能做的,只剩紧咬自己的嘴唇。
废了,残了,哪里也去不了。他妈的,你还能咬吧?
咬……咬到破,咬到裂,咬到渗出鲜血……
血水混着眼泪,缓缓流入嘴中,秦仲海舔了舔,只觉那滋味好生甜美,竟比酒水还要醇……
“哈哈!哈哈!”他就这样笑了起来。
第三章 自古圣贤多寂寞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这段话出自中庸第二十章,昔年哀公问政,孔夫子便告诉他“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唯有勤修君子之道,方能以爱人之心,行仁者之政,而使天下太平。
千百年来,这段话不知有多少士大夫读过,可古往今来,世间读书人何止千万,茫茫人海中,真能切身履行的又有几人?
午后大雪纷飞,雪花落在屋瓦上,更显得静谧安详。顾倩兮守在客房里,独自沉思往事。
这日正是己巳年除夕,景泰三十二年的最后一天。爆竹一声除旧岁,当此岁末时光,顾府上下忙里忙外,就等着今晚的围炉守岁。不过今年有些不同了,家里多了一人过来守岁,顾倩兮微微一笑,心里现出了温情,她放落手上的书本,转头望着炕上的年轻男子。
“卢郎……”顾倩兮轻抚情郎的脸颊,眼中露出了爱怜。
当年在扬州仰天悲吼的穷苦小厮,在京城茶铺里掉头离去的傲骨书生,现下终于安安静静地躺在她身边。这一刻,没有为天地立心的豪情、没有乱世文章的悲愤……剩下的,只有午后的和煦阳光,窗外的静谧雪景,顾倩兮缓缓卧倒炕上,躺在卢云身侧,睑蛋儿枕上情郎宽阔的胸膛,心中感到了平安。
顾倩兮望着卢云的侧脸,挺直的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