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此时此刻,其已经收起往常淡然的微笑,取而代之的乃是满脸的毅然和慎重,此战,关顾大事成败也!
大事,何谓大事?定天下兴亡者,乃可谓大事也!若是能够击败蛮横天下的建奴铁骑,偌大个辽东,岂不是囊中之物矣!
“传令--前排枪兵列阵备战!后部孙元化督其本部、赵年部、辽东锦州大营铳兵(火铳、鸟铳、三眼铳)等部于后方戒备策应。若有扰乱军心者,无论何人,皆斩!”顿了顿,高亮接着道:“若有人退,上官可斩下官、普通士卒亦可斩上官。”
早有传令兵快马四处传下令去。
大批的解难军士卒早已在梁涛初下令之后便已初步列好阵势,一排排在各自将领指挥之下围成椭圆形,长枪兵在前,其他兵种在后,层层叠叠刀剑亦是遮天蔽日,气势虽比不上建奴数万铁骑一个冲锋来得杀气滔天,却也是如宝塔般死死占据足下的土地,寸步不退!
你要凶,便任你凶,我自岿然不动。
如此守势,虽比不得千军万马堂堂之阵来的豪气、来得爽快和壮烈,然而毕竟是以步对骑,阵法不可能大开大合,自当该是如此。
中国战争延续了数千年,到了此时大明朝,步卒的兵种已然颇多,武器也是应有尽有,如长柄刀、短柄长刀、狼筅、马叉、镋钯等等,都是此时明军大部装备的平常长兵器,若是运用得当,且再加些手段,未尝没有妙用。
梁涛曾为大同总兵近一年之久,现又为大明辽东经略,这两处均是边关重镇,或许火器他无法拿出三万只来,然而其他武器却是多的不想要。盖因朱元璋在世之时实行卫所之制,各地卫所平时务农战时为兵,也就是说,武器在各地均是现成的,何况辽东乃国之死地也,大明此时财政拮据,军士饷银发不出,但若是连抗敌之武器都无法备齐,他崇祯--真想亡国么?
这些梁涛精心训练的各式各样的步卒有序的排成列,紧靠着前面的枪兵,其间还夹杂着诸多盾牌兵,随时护卫最前头的枪兵,同时若是枪兵倒下,他即可便会扑上去堵上,绝不上阵型出现些许的缺漏,旁边还有不少射程较短的弩兵。
一骑绝尘而过,随着马蹄的起落,他口中传达的信息瞬间让人知晓:“前排枪兵蹲下,尖枪侧列!侧列!”
前排的解难军枪兵纷纷蹲下身子,并将枪侧列朝上,尾部死死地扎在地上,这样,不管对方的冲击有多么凶狠猛烈,都可有效阻挡之!
若是有人能够在近处细细看之,就会发现,解难军的枪亦有些不同,普通的长枪长度不足两米,而在此处,解难军圆阵中大约有一千把长约五米的巨型长枪,还有三千把三米的中型长枪,虽然参差不齐不甚好看,却是尖头冒着寒气,让人不敢靠近,唯恐不小心被这密密麻麻的荆棘给扎透了窟窿!
皇太极骑马驻足于一处高高凸起的小丘之上,身旁,诸多文臣武将济济一处,均骑着高大的骏马在皇太极一旁观战抑或是等候命令。
皇太极远远观望着对面的明军的古怪阵势,他自是个雄才大略的主,其纵横沙场数十年,对战场之行势亦是有几分拿捏的,他心中隐约有几分不安,却又实在瞧不出哪里有不妥之处,他是个一国之君、亦是此战的大金军团最高统帅,心中虽有几分焦燥,面上却依旧微微而笑,此战--怎么也不可能败!我等可是骑军!
他望着己方士兵冲锋的喝喝奔雷之势,信心满怀,明军无能,想我大金善战之士虽只有二三十万,却丝毫不惧这虚弱不堪的明朝,若是若是再过个十年强盛我大金国力,我大金我大金未尝不能定鼎中原!
他感觉自己的满腔豪气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大金,这是他的大金,他是无上的天聪汗,他将成为成吉思汗第二!
然而皇太极虽然满腔热血沸腾,可终究不是自傲自大只顾空想之辈,他分神了片刻之后,迅速又聚精会神起来。他远远望眼见明军竟将枪兵排在外头,其他兵马围在里头,他的嘴巴情不自禁的张开了微许,他身边的一干臣子一时亦是面面相觑。
这这莫非明朝秦良玉的白杆兵也来到了辽东?
大明军最精锐者,骑兵当属辽东关宁铁骑,北京广渠门外九千关宁铁骑我拜满蒙联军数万;步卒当属四川白杆兵,十万满清骑兵竟奈何不了一支不足万的步军!
盖因白杆兵者,皆持长枪为器械,结阵而行之时,骑兵莫敢近身。
皇太极脸上的神色变换了两下之后又立即恢复那副波澜不起的模样,却是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头到底作何想法。
两军交战,岂能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