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页)
年带的护卫兵比往年多了两三百,但多出来的这些人都在规制之内,无伤大雅,是以也没有引人怀疑之处。
太子以监国者的身份接见了摩罗王子和使臣,沉闷压抑了许久的皇宫终于因为远客的到来而有了丝竹之声。
元乾帝以病 有碍的借口拒绝接见摩罗王子和使臣,将一应待客事务全权交給了太子处置。
太子趁机将接待摩罗王子和使臣的事情推脱到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身上,主要目的想将这二人牵制住,让他们抽不出身,以免坏了自己的大事。
太子如今的命令代表的就是圣旨,纵使大皇子和三皇子知道内里实情,此时也发作不得,只得乖乖领命做起了陪吃陪喝陪玩的向导,务必将摩罗王子等人伺候好了。
这关系到两国邦交的大事,他们丝毫不敢马虎,就当是为了自己日后上位而树立威信好了。当然暗中他们也不敢放松警惕,照旧让人盯紧了东宫和太尉府以及王家的一举一动。
十五正元节刚过的第二天,宫里就传出了皇上快不行的消息。午时过后,元乾帝下令召见了三公、瑞王爷三父子,以及众位皇子公主和太后妃嫔,看那架势似乎真的是在弥留之际,要见家人最后一面了。
领命而来的众人神色慌张地挤满了养心殿外殿,却进不得内室,只能干瞪着眼瞎着急。
顺公公说了,皇上有命,此刻太医正在内殿施救,谁也不能进去打扰龙 。
众人在外殿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几位太医神色悲怆地走了出来。问起他们皇上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们也不说话,只是摇着头,唉声叹气,看那样子,怕是皇上真的不行了。
这么多人当中只有瑞王爷知道皇上病重的实情,但他不能表露出丝毫异样,只得装出和众人一样的悲情。
皇上毕竟还没驾崩,众人之中便是有那真伤心的也不敢掉下眼泪,更不敢哭出声,否则就会不吉利。
不一会,顺公公就出来挨个叫人进去见皇上。首先进内殿的是太后,皇上与太后母子之间进行了一次深切会谈。
末了,皇上对太后说:“母后,这江山是姓元的,不是姓文的。您刻意提携母家,这些年朕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朕不想看到外戚做大,将来威胁到元家的江山,还望母后谨记这点。”
太后想到病重得快死的儿子还在惦念着江山社稷,不免心酸地流了一脸泪。她虽然提携文家,但从来没想过要让文家取而代之,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将来供奉自己牌位的可是他们,而不是文家人,这点她一直想得很明白。
太后摸着元乾帝消瘦的脸庞,郑重应道:“皇儿莫担心,母后心里有数,你就安心养病快些好起来吧,这大好江山还要靠你撑着呢。”
元乾帝欣慰地笑开,他很了解自己的母亲,虽然难免有些偏心和固执,但在是非大事面前从来不会掉链子。
守在外殿等得心焦的众人见太后红着眼眶出来,便知皇上是真的不行了,否则太后何以如此悲痛。
太子按捺住心中的喜意,眼神闪烁,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了。此刻他心里只有激动兴奋和难以言表的喜悦,就是没有丧父之痛。
自从元乾帝当众宣判了他的“死刑”后,他就将自己的父皇彻底地恨上了。他始终认为若不是父皇的偏袒和绝情,他根本就不会走到逼宫这一步。而一会即将发生的这一切全是元乾帝的自作自受。
太子正低头沉思时,突然听到顺公公喊自己和母后的名讳,他装模做样地揩了揩眼角,和皇后一起进了内殿。
谁也不知道这一家三口究竟在里头说了些什么,只听到皇上剧烈地咳喘了几声,而后一切归于平静。
皇后和太子神情颓然地走了出来,脸上但见悲切之情,众人自然不会想到刚才里面发生了一场激烈地近乎无声的争吵。
太子借着到窗边喘气的空档,对外头接应的看风人打了个暗号,示意他们马上行动。
第一百二十四章 逼宫(一)
元乾帝召见三公和瑞王爷进内殿商谈继位一事时,突然养心殿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声,间或夹杂着刀剑碰撞之声。
须臾,守在外殿的众人就见厉驰的长子,如今刚走马上任的御林军统帅厉以帆,带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御林军和混入其中的王家士兵,大概有一两百人冲到了殿内。
“启禀太子殿下、皇后娘娘,皇宫已经尽在微臣的掌控之中,眼下王浩将军正领着八百人马去瑞王府拿人呢。”厉以帆走到太子和皇后面前大声说出当前的事态进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