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4 页)
到你们了!”高天鹰脸上刚才摔了一片泥土,颇有点狼狈。为了转移部下的注意力,他连忙板起脸呵斤道。
即将成为真正伞兵的官兵们立刻排起队伍依次走向跳伞塔,一波又一波的伞花在空中绽放开。
一天下来,除五名士兵因为恐高症而不得不退出707伞兵团外,其他的官兵都顺利地完成了跳伞任务,但是摔的鼻青脸肿崴到脚的官兵一片又一片,而且这些小伤在他们以后的跳伞中将是家常便饭。五名在成为伞兵最后一步上折戟沉沙的士兵眼含热泪脱下伞兵军服,在战友们的惋惜中紧紧握着唯一能让他们保留带走的伞兵徽黯然离开了这里。
由于跳伞塔数量少,全团官兵们被分为两组,跳伞训练和基础训练分为上下午交替进行。基础空降训练则分为四周,每一周都被爱德华等人相应地制定了“A、B、C、D”四阶段的训练计划大纲,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更困难。在加强官兵们的训练程度的同时,爱德华等人还挑选了一批表现优秀的基层军官深入训练成为跳伞长和先导员。
跳伞长是每架运输机上负责组织跳伞的人员,他们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空中都是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角色,在训练时候跳伞长都有教官担任,但是在实际战斗跳伞中,则是站在队列最后的军官或者军士充当;先导员是空降部队的眼睛,他们在大部队空降之前跳伞后为主力部队表明伞降场的位置,以引导运输机群的准确进入,有时候先导员也要为机降部队表明机降场。这两种兵种都是空降部队中不可或缺的岗位。
第一周A阶段仍然是以战斗技能的提高和体质的强化为主。按照德国教官的规定:除了受伤官兵,其他每个人在任何时候的移动方式都必须保持跑步,而绝对不许使用行走的方式。用爱德华的话说“哪怕半夜到十米外的厕所小便也要像大便一样跑着去!”如果哪个官兵被教官或者宪兵发现没有在跑,就必须当场做三十下俯卧撑;而进入团部食堂的必经之路上也被德国教官设置了大量精心设计的障碍,每次吃饭的时候707团官兵们都是翻跃一道又一道障碍才进入食堂。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三次10公里长跑训练外,50公里越野长跑也成为了每天必须进行的训练项目。官兵们的衣服基本就没有干过,在这些高强度的训练下一直被汗水浸透,德国教官的宗旨是:在这一周内,伞兵们要么被累垮打倒,要么被重新塑造。同时官兵们还要学会识读地图、使用指南针、判明前往预定地域的方向和精准的射击技术,食堂里面的空罐头都被收集来充当官兵们的射击靶子。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为一个团一千伞兵在空中被空降后,分布的区域可能达到一百平方公里,伞兵们必须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迅速找到集结点和攻击目标。而令德国教官们刮目相看的是:707团官兵无一退出,全部完成了任务。
当所有官兵都完成了三次以上的高塔跳伞后,第二周B阶段的训练重点逐渐从体能转移到了技能训练上,此时官兵们都已经在千锤百炼下的体能训练下练出了一身强壮的肌肉。伞训是官兵们每天不少于八小时的专业训练科目。训练场上摆放着十几架东北军空军运输部队报废的Y一31c中型运输机充当练习教具,官兵们开始学习如何从一架飞机上采用团身式适当地跳出,如何操纵伞具以及如何着陆;不断练习着如何背着沉重的降落伞在颠簸的飞机上站立的离机姿势;不断地练习着原地弹跳,在模拟飞机上练三步离机;在两米多高的平台上千百次地一遍又一遍地跳下依次锻炼腿部力量和肌肉,这样使它能够在实训和实战中承受伞降着陆的巨大冲击力;还要在吊环和吊杆上练习高空保持着陆姿态落地,这样练习臂力,从而在伞降过程中才有力气去操纵降落伞在空中飘移的方向。这些关键技能必须要反复练习直到非常熟练地掌握。此外官兵们还练习从约12米高的塔上依靠一根另外一端和地面连结的斜绳缓缓降落到地面上,刚开始不会掌握技巧的官兵无一不被摔的大吃苦头。
尽管训练科目繁杂枯燥且艰巨,但是官兵们都认真坚持地完成着。每当出现落后者的时候,德国教官便大喊:“怎么?累了吧!想放弃了吧!如果你想继续当步兵,你可以退出!〃教官的话很清楚:空降部队是精英部队,只要精英。受到这话刺激的官兵们无一不奋勇争先地完成训练任务。
当第三周来临的时候,摆在官兵们面前的是他们最厌烦最不感兴趣的一件事,虽然一点也不累,但是繁琐的程序让所有的官兵都头疼不已,那就是叠伞。
光看着叠伞工具就让官兵头大:固定锥五个、包装钩子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