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由法国、荷兰等24个国家陆续对日本宣战。12月9日,中国政府也在抗日战争进行了4年之后正式对日本宣战。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精彩旁白:当丘吉尔从收音机里收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时,顿时激动万分,他〃啪〃的一声将收音机关上,并马上给罗斯福挂了个电话。罗斯福对丘吉尔说:〃现在,我们大家是风雨同舟了。〃丘吉尔并不掩饰他的兴奋之情,回答说:〃有了美国在我们这一边,这对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美)赫尔曼·沃克著《战争风云》
第49节:亲自为蒋介石担任翻译2005年04月20日
47.开罗宣言
时间到了1943年秋,中国已经进行了6年之久的全面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几百万中国军队和游击队牵制和消灭了大量的日本侵略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尊敬。而中国抗战对美国来说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极大地减轻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还可以成为打击日本的前沿基地。因此,美国主张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
1943年秋,邱吉尔提出在美、苏、英三巨头举行德黑兰会议之前,先与罗斯福单独会晤。罗斯福不想单独会见丘吉尔,便提出邀请中国的蒋介石一起开会,同时邀请苏联外交部长莫罗托夫来参加,变成四国会议。但是,苏联听说有蒋介石参加,便拒绝参加会议;因为当时苏联与中国政府为新疆等问题发生了争执。罗斯福热衷于拉蒋介石参将四强会议,主要是希望趁机劝说蒋介石出让中国东北的权益给苏联,以便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另外,也想通过开罗会议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稳住中国的抗战,并且在战后成为联合国组织中美国的得力帮手。
于是,1943年11月22~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便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了三国首脑会议,史称〃开罗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盟国联合对日作战的问题、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11月22日晚和25日下午,蒋介石和罗斯福进行了2次长谈,中美双方领导人达成了重要的共识: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也出席了开罗会议,亲自为蒋介石担任翻译,周旋于罗斯福、丘吉尔之间,大出风头。丘吉尔私下对罗斯福说:〃这位中国女人可不是个弱者。〃
根据美、英、中三国会谈和美中首脑会晤精神,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起草了《开罗宣言》。随后,又经过三国代表的认真讨论,正式定稿;但暂不发表,由美英官员带到德黑兰,听取参加德黑兰会议的苏联首脑斯大林的意见。11月30日,斯大林表示〃完全〃赞成开罗〃宣言及其全部内容〃,认为宣言中的决定是〃正确的〃,〃朝鲜应该独立,满洲、台湾和澎湖等岛屿应该回归中国〃。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了《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这样,《开罗宣言》就以国际协议的形式公布于世,成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同时,《开罗宣言》也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精彩旁白: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在台北市接受了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长官安滕利吉的投降,清朝末年被迫割让给日本50余年的台湾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新华网
48.决战太平洋
1942年3月17日,麦克阿瑟出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坐镇澳大利亚,指挥这一地区的陆海空军;4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出任太平洋地区(不含西南太平洋)总司令,坐镇珍珠港。随后,美国开始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本侵略军发起了日渐猛烈的反击攻势。
1942年5月7~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以东的珊瑚海水域重创日本舰队,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侵略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