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页)
碌袅恕K�挥幸桓霾в郏�苑购炔瓒际钦庖桓觯�写�腿艘彩钦庖桓觯�甘�暌膊幌矗�湓辔薇取S惺焙蛭颐侨タ此��蛭��猩裢ǎ��醯糜肽阌性担�吹闷鹉悖��桶炎约汉鹊哪歉霾栌郏��愫纫豢凇S行┤耸桥略啵�行┤耸枪Ь矗�桓液取D闩略嘁埠茫�Ь匆埠茫��贾�馈D愎Ь吹模�心忝闱亢纫豢冢�菟岛攘苏庖豢冢��鹆撕枚嗟淖镆怠S行┤伺略啵��吐盍耍�愕淖煲彩侨庾龅模�业淖煲彩侨庾龅模�阄�裁床挥梦艺飧鐾氚。空庖焕嗟娜耍�邢敢豢此��浅W�希�歉鲎�喜辉诒亲由希�辉谘劬ι希�骞偕峡床怀隼矗��幸还傻榔��簿褪钦飧龅览怼�
所以说,真正成佛的人,不应该以具足色身见;在他的身体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到的。当然,一个得了道的人,气质一定起了变化,肉身一定也起了变化,自有道气,色相庄严。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这个肉体的身还是有生灭的,“是名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这个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体之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第一个具足色身是实质的,肉体的这个身体叫做具足色身,所谓的报身。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可不可以著相来看?譬如说,眼睛里忽然看见佛站在你前面,这是相,现象。他问须菩提,可不可以著相呢?须菩提当然说不可以,这个问题,金刚经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应该落在宗教偶像的观念,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什么理由?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真正的佛,是见到法身,才是见到真正的佛。什么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无相,法身无相,也没有境界。如果你在一个境界上,就已经有所住,有所著,就不能明心见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见性,才能见到佛。我们这一节的结论如下:
第二十品偈颂
形象由来不是真 都依心色起闲因
可堪举世疑狂客 偏向枯桩境里寻
“形象由来不是真”,这个形象是一切虚妄偶然的存在,不是真的。但是物质世界与形象是那里来的呢?“都依心色起闲因”,唯心是道,心物一元,是心的力量生成了这个形象。“可堪举世疑狂客”,佛法本来叫你不要著相,不要执著物质世界的东西,可怜这个世界上,这一班没有智慧的凡夫众生们,“偏向枯桩境里寻”,偏偏都向那个枯了的树桩里头去找。我们打起坐来,一念不起,等于是个枯桩,这个枯桩有个典故,就是雪窦禅师的一首诗:
一兔横身当古路 苍鹰一见便生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 只向枯桩境里寻
一只兔子横躺在一条路上,打猎的时候,老鹰在空中一看,大路中间躺著一只兔子,这个老鹰冲下来就把兔子叼走了。可怜猎犬无灵性,打猎的时候,那个猎狗靠鼻子闻,跑过来闻了半天,到处找兔子。只向枯桩境里寻,只好向枯树根的空洞里拚命找。雪窦禅师是禅宗的大师,骂世上这一班学禅宗的人,参公案啊,参话头啊,都像这个猎犬一样,只向枯桩境里寻。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会像那个老鹰一样,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这个境界就空了。我们后面的猎狗勤快得拚命跑,转啊转啊,跑啊跑啊,就在那里找这个境界,找一个空!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什么都没说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这是佛自己提出来的,就是自说自话,提出来告诉须菩提。他说你啊,千万不要有这么样的一个观念,什么观念?你不要认为佛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实际上,他老人家三十一岁悟道后就开始说法,八十岁入涅盘,说了四五十年,他这里都一慨否认了。“莫作是言”,千万不要有这个观念,认为我说过佛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假使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真正说过某一种法,“即为谤佛”。
譬如说,佛叫我们念佛,叫我们修止观,叫我们修戒、定、慧,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