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来没有时间,二来还有要事在身,要到凉山去一趟,恐怕不能请他指教了。
老道听我不愿在这里明显有些失望,问道:“你去凉山干嘛?”
“有个当兵的朋友托我去看看他的家人。”我想了一下,如实说道,忽然又想到自己还不知道地方,又掏出地图问,“老先生,您知道苦莫寨在什么地方?”
老道皱眉问道:“那是大凉山的彝寨啊,你朋友是彝人?”
这倒把我问得一愣,阿东没提,识海当中的形象似乎也没啥少数民族特征啊。
阿东传音道:“汉人!”
我当即说:“不是,应该是汉人,只不过现在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老道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小兄弟还蛮有义气。你要问别人还真不知道,幸好我有个师弟常年在那边行走,你找他就可以了。”说完写了封信,递给我,“你先去龙古找我师弟道正,把信给他,让他带你去苦莫寨,你一个人肯定不知道路的。”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感激的接过信,很是高兴的对老道鞠了个躬,连说谢谢。
老道也站起来把我扶住,说:“你我相见就是上天注定的,帮个小忙也是应该。你的功夫练得稍显急躁,日后或有凶险,有时间的话来我这里,我给你看看。”
与老道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给我的印象很深,萍水相逢却感觉成了忘年交,总之比阿东这小子的脾气好多了……
辞别了老道,我立刻就下了山,在成都买了一大堆的用品礼物,准备带给阿东的家人。阿东连连说别带这么多,路不好走,东西不好拿的。我当然不在乎,在山顶练了一夜气,只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耳聪目明,仿如换了一个人,估摸着这一大口袋东西,背着走个七八十里应该没问题。
阿东见劝不住我,也就没说话。
又搭火车又搭汽车的终于来到了龙古县,以我这身体也是受不了,主要是空间太小憋屈的。
这是非常小的一个县城,还没我那一个村热闹,依旧还能看见七十年代的标语写在墙上,似乎又回到了以前。
我顺着地址一路问,问道正是谁都不知道,给看了地址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孙啊!那边!”伸手一指。
我一脑门子汗,老孙?还八戒呢……
终于找到了道正的住址,一敲门,开门的人一身黑衣,黑布裹头,拎着个水烟袋,看起来比那道真年纪大多了。
“你是?”那人一副三角眼,看起人来都是斜着撇。
“我找道正道长,请问他在嘛?”我问道。
“我就是,你什么事?”
怪了,这师兄弟咋打扮不一样捏?
我说了来意,把道真的书信交给他。他看的速度很快,几下翻完,伸手一引,说:“进来坐。”
我拎着口袋跟着进去,他一看就皱眉说:“你去苦莫带这么多东西干嘛?做生意的?”
我赶紧说是带给朋友家人的礼物,他更是不悦,“苦莫离这几百里山路,根本不通车,全凭人脚走,而且……深山老林的你带这么多东西找死啊!”
我傻眼了,几百里山路,天爷爷,阿东没跟我说有这么远啊!
掂量了一下口袋,估摸着自己的体力应该能撑过去,我咬咬牙说:“没事,来一趟不容易,我那朋友又不在了,看望他的家人总不能空手吧。”
那道正看我仿佛看个傻瓜,点头说:“随你,先喝口水,现在雨季还没过,路不好走,背二哥不好找啊。”
“什么背二哥?”我不明白。
“运东西靠马帮!要是连马都走不了,只能靠人背了,背二哥就是运东西的苦力!”
原来如此……
那道正倒了一碗茶,没错,是一碗,黑陶土制的小碗,看质地是看不出来了,因为上面满是茶垢。
我有点尴尬,不敢看,只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却大为惊奇,没想到这里居然能喝到如此清香醇厚的好茶,虽然我不懂茶道,但也觉得满口留香,确为上品。
细看那茶叶,不多,只两三根,如同笋尖,白白的很好看。
“真是好茶,叫什么名字?”我大赞了一声,问道。
“没名字,自己做的土茶。”道正冒了一句就不出声了,只是坐在竹椅上咕噜咕噜的抽烟。
沉默了好久,一碗茶也喝干了,我掏出了一包三五,示意着说:“来一根?”
道正眼皮一抬,又耷下了:“不抽那个,没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