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页)
,说话还奶声奶气讨人喜欢的小孩。想到那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命运难测,马三保心里也不是滋味,因此低下头,死死地盯着地板。
朱权没法从马三保和张辅那里得到答案,只得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上脸上的表情。恰巧见到朱眼中透出杀气,任他在北方和鞑靼作战时也堪称智勇双全,但此刻身体仍然不受控制地抖了起来。
朱棣突然发现朱权象是正在打摆子,心思不由自主地转移了。
“十七弟你怎么了?得了疾?”
“没有。臣弟只是久不见天颜……”朱权极力平息着心头的恐惧,答道:“此刻见了皇上,心中激动难以自抑。”
朱自然不会相信这种说辞,但也没有在意。
“十七弟,苏州城更加繁华了,这其中自然有你地功劳。说说看,接下来你还准备实施哪些措施?有什么想法此刻尽管放心了说,朕在这里也可以给你把把关,免得将来御史又挑毛病。”
听出朱棣语气平和,朱权总算放下了心。
“皇上,苏州的商业繁荣其实也没臣弟什么功劳,主要是它地地理位置好。”
“皇上圣治隆化,德被天下,泽及万方,四海之内舞鹤升平,政通人和自汉唐以来仅见,国富民殷,甘四史书未载——臣弟当此盛世,自当更加砺修养敬谨事君,为皇上分宵之劳宸函之忧……臣弟只有一点小小的想法。苏州刺竹是中国四大名竹之首,无论是去北方、西域甚至去海外做生意的,都喜欢来苏州采购刺绣,以至于苏绣近来已经是供不应求。”
“臣弟想出钱让管家去开办一个作坊,买一些聪明伶俐的女孩,再请几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教授。还请皇上恩准。”
朱权见皇上半天没说话,抬头偷偷望去,发现朱满眼讶色……不是怒色就好,朱权瞟了一眼便赶紧低下了头。
朱棣之所以露出那副神情,却是因为觉得朱权这种将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刺绣集中到作坊中劳动地作法,似乎有那么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味道。
明太祖虽然规定宗室不得经商,而且经商之人地社会地位也低,但经济规律难道是一句话可以改变的吗?后世宗室、官宦不照样派遣家人经商?
这是好事,朱棣自然支持。
朱权见皇上一口答应了,喜不自禁,说道:“皇上,苏州还两样特产还不错。一是吓煞人香茶,一是太湖银鱼,臣弟认为应将这两物列为贡品。”
“吓煞人香茶这个名字不好听,朕特赐名碧螺春茶。”然而对于这个建议朱棣却没有接受。“朕已规定取消贡品制度,取而代之地是皇家专供商制度。天下臣民既然已经缴纳了赋税,朕何必再收取贡品加重子民的负担呢?朕想要什么,给钱让皇家专供商去采办就是了。”
“皇上仁爱百姓,圣德如天……”
杨荣见朱棣此时心情似乎变好了,于是一改先进象是锯了嘴地葫芦,拍马屁的话想都不想就一大通地说了出来。
朱听了杨荣这些颂圣俗套,莞尔一笑,说道:“你们都出去,朕有话要和宁王交待。”
待众人依言退出去后,朱权眼巴巴地望着朱棣,不知道这个令人难以琢磨的皇帝四哥到底有什么事和自己密谈。
“十七弟,你在大宁带兵打仗多年,心力憔悴……”
刚才那番话,是朱权自请移藩苏州的说辞。皇上现在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朱权想了半天,终究还是没弄明白皇上到底想说什么。
朱棣咳嗽一声,话题一转。“十七弟,你说宋太祖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话都说得这么直白了,朱权再不明白那简直是头猪。
朱权立即伏在地上说道:“皇上,臣弟在大宁带兵打仗多年,心力憔悴,实在没精力管理好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臣弟自请将宁王府管辖的三卫交还给朝廷。”
这种“自请”将三卫王府护卫交还给朝廷的事,历史上也曾发生过。汉王赵高熙造反,赵王在此事中也有牵连。将汉王造反平定后,朝堂上也有治赵王之罪的风声。于是赵王便老老实实将三卫王府护卫交还给朝廷,以示弱的方式表明自己绝无反意。
在朱看来,让亲王拥有一定兵力未必一定是坏事,但自从朱靖难成功当上皇帝后,这种制度就必须取消了。象赵王那种偶然的例子还不够,应该将之普遍推行开来。如今汉王、赵王尚未就藩,剥夺他们的王府护卫还无从谈起。所以,朱棣便将第一个目标定在了很聪明也很服帖的朱权身上。
见朱权如此上道,朱棣也很高兴。
朱棣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