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范姑娘只能去离宫十里,位置偏僻的瑶华宫做道姑,且无旨不得出宫。
想到她为了自己自请修行,此去便是青灯道观,孑然终老,滔滔忍了许久的热泪终于倾涌而下。
殿外艳阳依旧灿灿,一墙之隔的殿内愁云惨淡,直让人觉得风木含悲,离愁哀哀。
………………………………………………
晨光熹微,天际先是出现几许鱼肚白,须臾橘红、朱红、赤红争相呈现,碧空无云,一轮金阳霎时便跃然而出,散出万束金光,耀的东华门的琉璃碧瓦愈发富丽辉煌。
这样好的日头儿,绣闼雕甍下诸人却个个泪眼婆娑。因张昭仪托辞皇上祈雨心切,择日不如撞日,竟命选出的养女这日一早便要送出去。
她们少说在宫内都过活了五六年,别说与各自养母,就算对宫里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亦有深厚感情,一夕别离,怎能割舍?奈何碍于宫规,娘子们也只能忍痛割爱,纷纷搂着自己姑娘千叮咛万嘱咐,保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皇上虽未露面,却一早便命杨都知传旨,好生安置这些姑娘。滔滔明白,他定然是割舍不下范姑娘!想到这一层,滔滔忽然觉得,这一国之君,亦有不能率性而为之时,亦有令人心痛惋惜之处,不由将昨日怨他之心,减了几分。
范姑娘一身直襟对领霜白褙子,只在袖口腰间和裙角散绣着几朵海棠,虽眼角濡湿,面上却还是淡然,在一众哭哭啼啼的姑娘中间显得娴静端庄。她携着滔滔的手,轻轻一握,又庄重向皇后行过礼,便毅然转身。
走至宫车前,她却回头飞快向东南角望一眼,朦胧泪眼有一瞬的清亮,旋即黯然,举袖拭面,轻抬脚步上车,再不肯回头。
滔滔明白,她看的是十一在宫中所居的寝殿,想她这番竟是为自己所累,那份自责自谴越发让人难安,忍不住泪眼盈盈。
徐姑娘这边却已哭得肝肠寸断,发髻凌乱,眼泡浮肿似两拳白面小馒头,也未施脂粉,想是得知消息后一直哭闹。任凭宫人请了几次,奈何她只是拼死挣扎不肯上车。
徐姑娘忽然挣脱左右宫人钳制,膝行至张昭仪面前,抱着她的腿恳求道,“娘子,娘子,我知道错了!”
张昭仪头都不低,看都不看她一眼,只向采菊听雨使个眼色。二人会意,上前使劲将她拽起身,用力扔出去几尺远,又回身替张昭仪擦拭折枝牡丹绣珍珠浮光锦衫裙。
徐姑娘摔倒在地,掌心擦破一层皮,渗出丝丝血迹,仍不死心,又扑到皇后身前,跪地请求道,“皇后娘娘救我!”声音凄厉,字字泣血!
张昭仪扶一扶精心梳就的芙蓉归云髻,冷笑道,“皇后娘娘的恩泽真是庇佑整个后宫,连我的养女都要央您的眷顾。”说罢向押送的宫人道,“紧着些吧,仔细误了吉时。”
宫人得了准话儿,也不再畏首畏尾,一左一右将徐姑娘箍住,竟是往宫车方向拖行。徐姑娘两脚乱蹬,绣鞋都蹬掉一只。
那宫人都是积年的老姑姑,素日教训小宫女时都是下死手,哪里能容她如此哭闹。因此便有一名宫人,向她脸上使劲一掴,啐道,“你现在不是主子了,劝你省着些吧。”
徐姑娘自小哪里受过这分气,急怒攻心,两眼一翻,竟是挺过去了。那宫人冷笑一声,将她向车上一摔,“倒是省事儿了!”说罢回身躬身行过礼,径自驱车离去。
久旱无雨,车后滚起厚厚一层尘,诸人微眯双眼,定定望着车马远去的方向,仍是伤感不已,唯独张昭仪扭身便走,不欲让灰尘粘上她那浮光锦分毫。
良久,皇后长叹一声,方扶着滔滔手转身,命仪仗在身后几十步跟随,徒步向坤宁殿行去。
步履沉重行至僻静处,她向四围花柳树丛中打量几眼,见并无别人,这才轻声问道,“昨日不得闲,尚未问你,张昭仪为何执意定要遣你?这中间可否有我不知道的缘故?”
滔滔自昨日起也是惊疑,自己虽在御前,但并非御侍,又不会争她荣宠,为何她昨日种种说辞,竟像是专为设计自己一般?
可近些日子,言语上已是慎之又慎,有何仇怨值得兴师动众,前朝后宫发力,除去小小一个郡主?她百般想不通,只得摇摇头。
皇后见她摇头,黛眉紧蹙,也是疑惑得紧,须臾停下脚步,轻轻握着她手,保养得宜的面容上略带歉疚,“昨日那个阵仗,你也见了,并非我不替你说话,而是她们设好圈套,就等着咱们向里跳,你可怪姨母?”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道理滔滔懂,怎能怪姨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