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总之,我不会结婚的。”我不会客气的说道,“我是何种身份也不用你操心”。
“不结婚?”那婆子又怪叫道。
“我家先生还在休息,大婶可否吧声音放轻些。”我冷冷说道。
“不必了。”先生的话从身后传来。
“朱先生!”周大婶恭敬的唤了声。那张婆子却只是冷哼了一下。
“周大婶,谢谢你平时对忆儿的照顾。”先生对着周大婶说道。“忆儿的婚事就不烦你操心了。还有其他不相干的人请不要随便带入我的书馆。”
我感激的看了一眼先生。却听那张婆子阴阳怪气的说道:“真是情深啊,他周婶,看来人家可不用我们操心了。”
“你,”先生气极,冷哼一声,“忆儿,还不送客。”
“哦。”我应道,看向张婆子。
“真是老不修,周婶我们走。”说完气愤的往外走。周大婶看看我们,又看看张婆子,终是叹了口气追了出去。
“先生,不好意思,连累你呢。”
“以后自己该学着注意点了。”先生说完也走出了厨房。
我看着先生的背影,想起先生昨日说过的话,心里开始有些乱。
自那日后,学堂意外的安静起来,不再有人来串门。也不会有人送菜什么的给书馆。偶尔出去买菜,总有人站在不远处指指点点。
学生们放学后也总是极不情愿的早早回家,有时候问起来也总是吱吱唔唔的。
我知道一定有什么发生了,在孩子们放学后,拦住急于回家的他们,沉着脸看着他们。孩子们相互推脱着不说话,我有些急了,生气的问道:“亏我还把你们当弟弟,难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你们的姐姐么?”七个孩子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出声。
“要走是么?走好了,以后别叫我姐姐。”我让开路,冷声道。
孩子们一边回头一边往外走,我背过身不再看他们。
“谁让你和先生不清不白的。”仲言突然叫道,跑到我的面前,直直的看着我 。
“你说什么?”我气得发抖。一把抓住仲言的手。“外面的人都在说,我们叫你姐姐,为什么你要这样。”仲言依然大声的说道。
其他的孩子吓坏了,跑到旁边扯着仲言往外走,仲言仍是直直的看着我。
我看着他,紧紧的捏着他的手,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你不是我的忆姐姐么?你为什么不说话。”他仍然大叫。
“够了,仲言。”先生出现在身后,一把扯开仲言的手,“还不给我回家。”
仲言狠狠的瞪了我和先生一眼,“我以后再也不来上学了。”说完跑了出去。
我瘫坐在院中,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的生活,才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沉溺于这种生活,越来越少的想到回去。
“你也回房吧。”先生站在身后轻叹的说道,转身走进学堂,关上了门。
自从那天之后,仲言果然再没来上学。我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我不确信自己的行为将会给自己带来如何的危险,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可以持续多久。心中惴惴的感觉膨胀的寓满整个胸怀。
每日仍例行的煮饭,打扫屋子,却比以往收敛的多。不再花心思的变着花样做各式现代菜肴,只是按部就班的煮菜;也很少和孩子们嬉闹,更不会再教他们玩各种现代游戏。每一天躲在屋里翻着先生的书,妄图找出一点点关于时光穿越的线索,然而那些透着神秘气息的故事让我无法分辨真伪,更找不到任何希望。生活慢慢的沉到水底,压抑的让人无法喘息。
这样的日子,持续不过十日。十日后的那晚,仲言的父亲来找了先生。第二天仲言又回到了学堂,却再也不愿叫姐姐。时间在沉默中过得飞快,书馆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安静而礼貌,欢笑的声音再也不曾跨过月亮门,飘落到院中。每一天只有屋下的风铃还是清清脆脆的动听。
先生看着所有的变化,沉默不语。
这天,晚饭过后,孩子们也下学回家去了,先生和平常一样坐在院中乘凉。先生在看孟子的《中庸》,我仍然躲在屋中反复看着那本《山海经》。
“忆儿,你出来一下,为师有话和你说。”先生敲了敲我的门。
我慌慌忙忙的收好书,整整衣服走到院中。先生仍然坐在摇椅上,却没在看书,只是低着头像在沉思什么。听到我出来,抬起头,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忆儿,”先生有些些低低的嗓音,轻轻的传来。“明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