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的披肩,走进了一家开着的大门,走上了行车道,车道上有一群男人正在洗一队车,都是奔驰和兰德·路虎。一位男子大声叫那位妇人赶紧离开,妇人站着没动,皮包骨头的手臂朝他们伸着。另一位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些硬币扔出去。妇人急忙追赶硬币,一边把它们塞到怀里,还一边检查着路边有没有遗下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童年(4)
四 价值观和世界观
权力。这两个字像诅咒一样钉在了安的脑海里。在美国,权力一般是隐藏着的。可是在这里,权力是毫不掩饰的,恣意的,赤裸裸的。权力让罗罗最终明白了他的生命并不属于自己,他根本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所以罗罗妥协了,学会了遗忘,开始像他的一位姐夫那样。那位姐夫在国家石油公司做高层,能赚很多钱。
安不由得开始担心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她也不知道通向安全的道路到底得走多长。罗罗说的是对的。她是外国人,是中产阶级,是白人,无论她想不想要保护,她都受到这种与生俱来的遗产的保护。一旦事情变糟的话,她可以在任何时候一走了之。这种可能性可以否定掉她对罗罗要说的任何话语。这成为他们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
丈夫和儿子相处得很好,她经常看着他们一起踏过草地。可是这种画面突然让她打了一个冷战。权力最终也会吞噬掉她的儿子。
也许罗罗始终也没有明白,为什么他千辛万苦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他们之间越来越远的距离。在他那位姐夫的帮助下,他在一家美国石油公司的政府关系办公室谋得了一份新工作。他们搬入了位于较好街区的房子,摩托车也换成了汽车,有了电视和高品质的音响,小奥巴马不再与鳄鱼或者那只叫做塔塔的猿猴做伴了。罗罗甚至可以在公司的俱乐部签单吃饭。可是罗罗和安之间却多了争吵,虽然他们仍然是相亲相爱的。然后小奥巴马有了一个小妹妹——玛雅。
母亲对小奥巴马的态度改变了不少。她曾经让小奥巴马尽快适应印度尼西亚的生活,让他学会自立,学会在经济拮据时不会有各种要求,而且还要求小奥巴马一定要有良好的举止,要鄙视美国人那种在别的国家表现出来的无知与傲慢。但是现在她意识到了,总是有一道裂痕,会把想要生活在一起的美国人与印尼人分开。她知道应该让儿子处于裂痕的哪一边。儿子是美国人,他的生活不应该在印尼。
她开始特别关注儿子的教育,没有钱送儿子去雅加达的外国孩子都去的国际学校,她就给他安排美国的函授课程,作为儿子在印尼的学校教育的补充。每周的周一到周五,她会在凌晨四点把儿子叫醒,逼着他吃早饭,教他学习三个小时的英语,然后他去上学,她去上班。无论儿子以“胃疼”作为借口,还是每五分钟就困得合上眼,她都会耐心地坚持。
“你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你就需要一些价值观。”母亲告诉小奥巴马。
第一是要诚实,罗罗就不应该在税务官来的时候把冰箱藏到储藏室逃税。
第二是要公平,家境富有的学生的父母不应该在斋月期间给老师送电视机,他们的孩子也不能因为靠这种办法得到高分而骄傲。
第三要坦率,如果不喜欢衬衫做生日礼物,就直接说,而不要把衬衫揉成一团塞到衣橱底。
第四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不能因为别的孩子嘲弄穷人家孩子的发型,你也跟着去嘲笑。
这些价值观都是母亲安,在中西部成长的过程中提炼出的人生精华。
贫穷、腐败、不安全感也许让罗罗认命了,妥协了。安却坚信,理性的、有思想的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信念也许有些亵渎上帝。在这片土地上,只有宿命论能让人们继续忍受生活的种种艰辛,永恒的真理被硬生生地与残酷的现实相剥离。只有她,见证着世俗的人文主义,做着一名坚持新政、和平及自由主义的战士。
她只有一位同盟,那就是与她相隔两洲的老奥巴马,小奥巴马的亲生父亲。于是,她越来越多地给小奥巴马讲父亲的故事。他在贫穷中长大,一个贫穷的大洲上的一个贫穷的国家。他所经历的艰苦生活,比罗罗的任何经历都要艰苦。但他从没有想要走捷径。他勤奋而诚实,无论这样做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他的生活总是有自己的原则,坚持这些原则需要非同寻常的坚强,这些原则承诺着一种更高贵的权力。而他的儿子,也一定要以父亲为榜样。
安常常给儿子带回来关于人权运动的书,把玛哈莉雅·杰克逊(Mahalia Jackson,美国最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