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午后看到了京都雄伟的身影。
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一抹深色,走进了才发现那是一片建立在高地上的宏伟城市。
北地东、西两个方向直面大海,一年四季降水极多,暴雨暴风雪更是频发,这也导致了北地的城池大多地势较高。京都作为都城更是一览众山小,也是因此京都历经千年从未发生大的水灾。
到京都和西山的岔路口,一行人就此分开,杜至谦和杜小喜跟着师父去自家庙里。柳家在京城有宅子,柳二爷便带着儿子去城中居住。
喜乐大师是个有恒产的和尚,拖着看着京都依依不舍的小徒弟往西山赶。大徒弟,都到家门口了,自然是被亲爹接回皇宫各种阴谋诡计算计人去了。
修佛者将就意境,具体表现在林里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这种追求也就导致了大商朝的和尚除了熙熙攘攘兼济天下的商派和尚,其他各派皆喜欢把道场建在靠近深山老林的山头上。
京都附近只有西山既满足和尚们远离红尘的喧嚣又能让京里的贵人们看的着,能时不时过来听听禅、散散心,撒撒钱。
当年喜乐大师发现山中水道嘉元帝为表其功便命工部在西山建了喜乐寺。
当时喜乐大师虽有贤名也多是民间,喜乐寺因着是皇帝亲自命令督造在京都权贵之家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时前去一观究竟的不知多少。后来还是因着喜乐大师久未露面,热度这才慢慢降下来。
随后喜乐大师带人证实山中水道的可行性,嘉元帝大力兴建山中水道,沉寂下来的喜乐寺再次引起热潮。不过因着喜乐大师在山水寺修行,只闻喜乐大师神奇之名却见不到人,才再次沉寂下来。
结果又冒出了稻田养鱼,西山的和尚们都快忍不住了。
真是够了,还能不能让他们好好的接受信仰了!
怀化几日前便收到师父的手书,知道今日师父便会到达一早领着众师弟等在山下,恭迎师父第一次进入自家道场。
师兄弟几个翘首以待,终于见到缓缓而来的青布马车。
杜小喜跟着师父下车,就看到十几人有序跪在山道上,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便宜师兄们。
两相拜见后,几人被迎进庙中。
喜乐寺是嘉元帝亲自下令工部建造,能让皇帝看的上眼的自然不一般,就像杜立业,皇帝一高兴便要升职,驿丁变成驿丞,可能让皇帝记住的驿站有几个?皇帝自然不能当着大臣们的面问咱大商有那这个驿站啊?所以杜立业走狗、屎运成了鼎鼎有名的下马镇的驿丞。
喜乐寺亦是如此,皇帝指的几个峰头皆是景色秀丽,小河流水,湖光山色应有尽有。在西山众多寺庙中景色不算最好也是小有特色。
如今五年过去,喜乐寺已经颇具烟火气息。
入目便是富丽堂皇的庄严宝殿,宝殿附近并排着几个小殿供奉着观音菩萨、送子娘娘等热门神仙,宝殿之后一分为二,左半边是寺中僧人起居做早课的地方。右半边进门便是一片接天莲叶的荷塘,荷塘过去便是十几座大小不一的院落供香客们暂住。
(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东苑
喜乐大师要和留守的徒弟们互通有无,说说这些年都过的怎么样,杜小喜和杜至谦直接被打发着跟着寺里的小和尚去住的地方。
喜乐大师要回来,怀化主持几日前便开始闭门谢客,客院那边现在是一个人也没有,住着怪吓人,小师妹又是个小孩子,怀化和几个师弟上商量着便把杜小喜和杜至谦安排在了僧人们起居的隔壁院子。
三人并排朝住的地方走,一路上杜至谦发挥好哥哥的本分,把山水寺的现状套了个七七八八。
喜乐大师收徒一十三人,随缘而定。
山水寺现在的主持法号“怀化”,是喜乐大师的第一个徒弟,时年而立,一脸老实木纳,因着自小无父母亲缘,心爱的妻子难产早逝看破红尘,跳崖后大难不死被路过的喜乐大师捡到后渡化皈依我佛,成了喜乐大师的大弟子代师傅管理喜乐寺中的大小事物。
怀化虽然说不上佛法精深,但因着忠厚老实,善于倾听,自身的悲惨经历时时能得到久经风霜的老香客们的共鸣。几年下来也有了积攒了不少信徒,喜乐寺没有喜乐大师这尊大佛也算撑了下来。
至于其他的十二个弟子也多是喜乐大师当年游历各地时捡到的孤儿,跟在喜乐大师身边多年,见过世间最感人的悲欢离合,经历过最惨烈的瘟疫大灾,哪怕最小的怀明也跟着师父走遍山中平原通往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