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真正优秀的企业,不是靠数字包装出来的,不是靠不负责任的媒体吹捧出来的,不是靠“典型”被地方政府树立起来的,不是靠所谓的“危机公关”掩饰出来的……
索尼、摩托罗拉、福特……一大批成功的跨国公司成长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企业,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实现升华的,是通过适应市场的高品质的产品生存下去的,是靠伟大的信念走向未来的。
“创新就是生活。”这是海信的口号。
“人才是本,技术是根,文化是魂。”这是海信的内涵,它朴实得就像任何一款海信的产品。对于迷恋于制造的周厚健先生来说,它就是一切。
所以,与《海信史》和《海信经验》不同,本书讲述的是海信何以成为海信,同时也意味着它必定阐释了周厚健何以成为周厚健个中原因。除此之外,也许本书在告诉你“如何在一个系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裨益。“高层永远会有位子。”请记住美国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的这句话。
迟宇宙
前言(4)
2005年11月
海信何以成为海信(1)
1
2005年夏天,海信发布了它们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芯片——“hiview信芯”。这款达到跨国巨头市场主流芯片水平的“信芯”终结了中国电视机工业“空芯”时代。
海信因此而缔造了一个传奇,因为它同时也标志着海信在电视机制造方面拥有和掌握了核心技术。在一个充满变数艰险的未来,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3年前的夏天,也曾发生过一桩类似的偶然事件。事实上,它们发生在同一天,3年前的6月26日。我曾在《海信史》中描述道:
2002年夏天。
有时,一个偶然的事件成为象征。海信集团宣布退出青岛家电博览会正是这样的偶然事件。
海信掌门人周厚健在那个夏天导演了这出好戏,几天后他秘密到了日本,寻找新的机会和突破口。在那里,他与住友的高层进行了秘密而亲密的谈判,彼此权衡利益后,做出了双方合作的决定。他们的决定,最终在那一年7月底发布。
又过了不久,8月的中旬,在青岛,海信宣布了“三园一厦”的诞生。在作者看来,那个偶然事件比起“三园一厦”的诞生,更可成为海信进入新一轮“十年再造”的标志。
当周厚健董事长出现在日本的时候,比起18年前,日本经济已大不相同。就在1989年,鹰派的石原慎太郎霸气十足地宣称“美国没有希望了”的时候,日本经济的泡沫开始破灭。在此后十几年的苦苦挣扎中,它在世界股票市场中的份额已从昔日的40%缩减到不超过10%。
美国人的经验又重新被人们重视。
美国公司在21世纪初仍全面领先,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了资源。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人的优势重获来源于:
◆重视战略核心,不断追求比他们的同行生产经营得更为精细。
◆崇拜技术创新,从而总是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新技术。
◆一个最利于个人发挥才智的市场机制。
◆一种最利于个人发掘潜能的企业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则越来越“友爱”和懒惰,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慢慢地在企业马拉松式的进程中衰竭。
在日本,在那个灼人的夏天,周厚健有时候会想起他这十年来的经历。在山东牟平人执掌海信的十年中,新的企业制度被建立,新的管理理念被引入,新的战略被执行,新的企业文化得以诞生。
这个充满激情的家伙总不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一方面看到了日本企业在管理上的进步,知道它们比纯粹来自西方的理念更容易引起东方的共鸣,一面他又看到了日本企业面临的困境。
他心想:海信要从日本企业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技术和管理经验是肯定要学的,但如何绕开它们发展中的困局,揭开企业发展的斯芬克斯之谜,似乎比其他东西更值得他花费一些时间。
2
“三园一厦”的诞生,终究是海信的大事。在山东青岛,在东海西路17号智能化的海信大厦,人们正在感受这个全新的海信。“它终于像个企业了”,有人慨叹。这种说法并不简简单单是说海信并非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玩具,或者一个摆设,或者是一个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