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区内的最高峰白塔山,海拔1553米,山林莽密,云蒸霞蔚,山顶有飞来石、仙人床、棋盘石、瀑布、摩崖石刻等胜景。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东部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主体区域,有“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的美称。1987年9月,总面积85万亩的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网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境内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中国东南大陆的最高山峰,号称“华东屋脊”。
城村古汉城景区城村古汉城遗址,坐落在武夷山风景区南二十公里处,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1958年,这个古城遗迹正式被发现,并进行了试挖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城平面似长方形,,南北长约860米,宽约55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在已发掘的高湖坪,出土了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布局严谨,结构完整,底下敷设流畅的排水系统。在城内外还发现了多处居住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铁器、陶器、建筑材料和铜器,其中的陶器“无论形制和纹制,皆与中原内地的‘汉式’陶器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下梅民俗村下梅民俗旅游村在武夷山景区以东,从武夷山度假区乘车6公里,从市区乘车10公里便可到达。下梅有30余幢清代民居建筑遗存、长千余米的人工小运河——当溪、清代军机大臣王杰送给下梅邹氏大夫第的“施政堂”匾。徜徉“达理巷”,你会引起有关安徽六尺巷故事的联想,尝一口“天一井”的水,你便知道清代武夷山茶市下梅“文才昌,则商才盛”的历史故事。还有隐士居、小樊川、西水别业、参军第、儒学正堂、闺秀楼都是值得一看的清代古建筑景观。
五夫朱子文化古迹武夷山南麓的五夫里素有“莲花之乡”的雅称。五夫里出现过许多理学先贤。朱熹在此生活长达四十年之久。这里留下了许多与朱熹有关的文化古迹,如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屏山书院、朱子社仓、兴贤书院、朱子巷、兴贤古街等。是朱子文化旅游的重镇。
紫阳楼遗址: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为朱熹母子建造的,现已按原貌修复。
朱子社仓:原名“五夫社仓”,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邑人为了纪念先贤朱熹这个惠民善教,遂该称为“朱子社仓”。
兴贤书院:可推断为纪念先贤胡宪(号籍溪先生)而构筑。朱熹当年曾在该书院讲学授徒。所谓“兴贤”,即寓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
朱子巷:朱子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巷,民间俗称朱始巷。朱熹经常携徒访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时都要经过这条小巷,竟达数万次之多。后人为怀念这位理学集大成的大儒,遂将这条小巷称为朱子巷。
九曲溪景区武夷山之魂在于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主峰——黄岗山西南麓的溪流,清澈清莹,经星村镇由西向东穿过武夷山风景区,盈盈一水,折为九曲,因此而得名。
九曲溪全长为9。5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由于九曲溪弯弯曲曲,深切武夷群峰,形成九曲清绕青峰之势。游人乘坐竹筏安稳舒适,视野开阔,可观山景,能赏水色,漂流而下,急徐相间,轻松惬意,溪流惊而不险,水绕山转,石木相间,各具风姿。1962年郭沫若曾作《游武夷山泛九曲》诗曰:
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
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乘坐竹筏飘流九曲,可观赏:大王峰、玉女峰、水光石、铁板嶂、小藏峰、会仙岩、升日峰、虹桥板、船棺、大藏峰、金鸡洞、仙钓台、题诗岩、试剑石、御茶园故址、小九曲、平林渡口、隐屏峰、接笋峰、武夷精舍、天游峰、晒布岩、响声岩、三仰峰、天壶峰、城高岩、双乳峰、上下水龟、象鼻岩、骆驼峰、人面石、彭楼岩、齐云峰、双狮戏球石、开屏石、白云庵等。
天游峰景区 ——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海拔为410米,号称武夷第一胜景,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入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登上天游的一览亭,武夷山水尽收眼底。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