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沐子毅出列,躬下身,很是谦卑
“父皇过奖了,儿臣不过是尽忠职守罢了。”
皇帝脸颊迅速地抽了一下,不动声色
“二郎太自谦了,你的才能,朕还是清楚的。”
沐子毅腿脚有些发软,脊背发凉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四郎”
“儿臣在。”
“你与二郎都已成年,也该学着好好处理重大一点的国事了。你们可是朕的儿子,自然不能毫无建树。”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两人齐答
“呵呵,好,朕就命你二人分别监督今年的文武科考,势必要做到公正无私!为我大封朝招揽贤士!”
“儿臣领旨”
早朝后,定炎王府
子风回到内室,换下朝服,坐在太师椅上,双手十指交缠放在腹部前面,凝眉思索
一双温润细腻的小手贴心地按上自己的额头
“怎么了?”
子风拉住南宫璃的纤纤柔荑;让她坐到自己腿上,环抱住她婀娜的小蛮腰
“没什么,在想今天早朝的事”
“嗯?”
“父皇让沐子毅和我分别监考文武科举,这个举动却不像表面上锻炼皇子那么简单”面色有些严肃
“那风儿以为呢?”搂住他的脖子,顺势把头靠上去
“我也不太清楚,总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不去问皇上”
“他不会说的,对于一个连他心思都猜不到的没用儿子,他再喜欢也不会让我继位的,还不如能者居之。他应该是这么想的”
南宫璃用下巴抵住子风拧着的眉心,揉揉:“没关系,随遇而安。风儿不要皱眉,不好看了。”调皮嗔道
“也只好这样……”
九月,皇城在继定炎王大婚5个月后,再一次人潮汹涌
全国各地文武举子陆续赶来封都,为求金榜题名,不惜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甚至漂洋过海而至
沐子毅和沐子风也统筹着各自人马,风风火火地安排相关事宜,以迎接盛大的考试
武试考场
子风面色庄重地正坐首席,审视的目光在众多武举人身上扫过
武科考试不止要考察武艺高低,最重要的还是比武之前对考生军事谋略,行军布阵,细节把握能力的探查
这也是朝廷的武将和江湖豪杰不同之处
前者是要掌管千军万马的,后者更注重个人武功修为
三炷香过后,试卷交上来,子风随副考官左长青,吏部尚书等人进入内殿一同阅卷
经一致评定,其中几份脱颖而出
接着是台上较量,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兵器,分台比试,一路过关斩将者方可入局
子风在首席仔细观战,思量着挖掘可造之才,为己所用。
并且记录个人所长所短,以后仍用时才可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现在正在参战的一人,轻易就引起了子风的注意
他身长七尺,体格高大,一袭黑袍,英姿飒爽。
一把红缨枪在手中轻灵如走兽,好像能自动辨清南北东西一样,所到之处全然一阵狂风,令人生畏
与他对敌之人无出其右,十招之内必败,高深莫测
“左相,那是何人?”
“禀殿下,此人来自临州,姓苏名镇,天顺十三年中的武举人。”
“苏镇……是个人才”子风喃喃自语:“左相以后多留意此人,看能否为我所用”
“是”
三日后,文武科举都已完毕
“殿下,微臣和各位同僚商议许久,已经挑好了前三甲的人,请殿下过目后,再上交皇上为他们排名。”
“嗯”
苏镇,不出本王所料,你果然进了前三……呵……
“左相,二皇子和安陵王那边情况如何?”
“据臣所知,此次文试也是人才辈出,二皇子为此十分高兴,大肆宴请参考文人,甚至极力拉拢前三甲”
“前三甲?是哪些人?”
“分别是鲁州余行思,定州史鸿志,扬州苏枫。名次也要等上报皇上后,才定”
太和殿
皇帝别有深意地扫过群臣,最后目光定格在两位皇子身上:
“今次,科举考试能圆满完成,二郎和四郎功不可没。”
“父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