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想起月前和泰奥菲勒?贝德尔接触时,那个该死的犹太人自信满满的话语,吴启梁的脸露出一丝冷笑,无论是为了一口气或是为打开中国制造的市场,都要在巴黎办一家能够震憾整个法国的百货公司。
“但要用什么东西震憾整个巴黎呢?”
站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看着周围来往的人影绰约,每一往来客人都像赴一场中世纪的聚会,购物在这里变成真正成了一种享受,漫步其中,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吴启梁却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想在豪华百货公司同莱法耶特百货竞争几乎没有一丝可能,这里太豪华,太奢迷,拜占庭式的奢华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可以说想在豪华同他们竞争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
置身于那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陷入思索中的吴启梁眉头紧皱着,而在他的身边不断的走过一位位衣冠楚楚绅士或盛装打扮贵妇人,他们就像……就像在参加一场宴会,似乎这里根本就是……
突然吴启梁的眼前一亮,他急忙冲出莱法耶特百货公司,在走出门的瞬间,他的眼前景色顿时发生了变化,他再回头朝莱法耶特看去。
“贵族的莱法耶特只属于少数人,可真正的市场在那?”
望着那一个个穿着普通的路人,那些最普通的法国人才是真正的市场啊!可怎么才能把商品卖给他们呢?
站于奥斯曼大道边的人行道,吴启梁整个人都陷入迷茫之中,此时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如何向巴黎的普通人推销中国的商品!
第213章 新模式
第213章新模式(求月票!)
1914年5月6日,在巴黎,上午九点,几乎每一个社区都传出了鞭炮声,往来的法国人大都好奇看着那鞭炮烟雾后的百货店,百货店的牌匾上赫然用中文和法文写着“家乐福百货”。
“欢迎光临今个家乐福开业,所有商品一率八折”
在一家规模中等的百货店开业,穿着西装的李幕不断的用有些生硬的法语和进入百货店的客人们打着招呼。
他的脸上带着笑,在巴黎的华人并不多,只有几千人,而其中不少都不会法语,也很难找一份象样的工作,谋生的主要手段便是做“提卖”,就是带着一些手绢、钥匙扣和各类小工艺品,走街串巷去兜售。
十几年前来到法国的李幕也干过提买生意,可半个月前,一切都改变了,中华商业协会垫资在巴黎办两百家百货店,百货店是商业协会垫资、商业协会还垫资铺货,甚至每个店还有五百法郎的经费,如果办成了,只要返还商业协会垫资,店也就归承办人了,以后“家乐福配送公司”还继续给各个分店铺货,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家乐福百货店只能从家乐福配送公司配货,而几经选拔后,李幕有幸得到了其中一家百货店。
与法国人或犹太人的百货店开业不同,在百货店玻璃窗上用贴着全场优惠八折的海报,不**人看到海报后或听人介绍后,便涌进了百货店,百货店虽小,但商品却是非常齐全,而在街口还有几个人散着传单,无一例外的都是散发着家乐福百货开业优惠的信息。
每一张传单上无一例外的都用法文书写着这么一句口号。
“我们所提供的是整个法国最实惠、最优质的商品”
“走,我们去地铁站”
傍晚时分,吴启梁拉着穆扬新,这位公司刚派来的副经理朝办公楼对面的地铁站走去,在晚报送来之前,最容易收集信息的地方就是地铁站。
而穆扬新则一脸茫然的跟着这位不过比自己大两岁的经理,在地铁车厢中,不过是过了一站路,吴启梁便听见了大家对于家乐福的评论。
“听说了吗?今天巴黎有两百家家乐福百货店开业,所有商品八折优惠。”
“可不是,我去看了一下,就是一公斤猪肉都比肉店便宜12生丁,其它的也便宜很多……”
“是啊,是啊不会是骗人的吧从来没有什么东西会卖的这么便宜?”
“他们的号号就是提供全法国最实惠、最优质的商品”
听着他们的谈论声,吴启梁的唇角浮现出笑容的同时,又朝周围打量一下,果然所人都产生了兴趣,无论如何,至少这个车厢的人一定会去家乐福。
“知道咱们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吴启梁回头看一眼穆扬新,转用国语问道。
“应该是便宜吧”
思索片刻,穆扬新道出中国工业品的优势,尽管包括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