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4/4 页)
加入中国国籍的外籍工程师,他正在努力的把自己“变”成一个中国人。
“满意,非常满意,狄赛尔先生,这种发动机什么时候可以投入生产,什么时候能够交付?”
如连珠炮似的冯如吐出一连窜的问题,虽说在德华大学教了快两个学期的航空工程,但内心里冯如还是把自己看成一个航空工程师,而不是一名教授。
“很快,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150个小时的试车,一但试车试验完成,便可以交付”
有着急于把柴油机推出市场的失败,狄赛尔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东西推向市场,尽管那种新式大功率发动机是公司按图纸生产的,但在推出市场前,必须要进行充分的的试验才行。
“一定要快点,一定要快点,狄赛尔先生,我那边会加快进度,争取早一天把飞机送上天……”
此时冯如满面皆是期待之色,他期待着“巨型水上飞机”上天的那一刻,期待着,以空卫海的那一幕。
“冯先生,不要心急,至少要完成试验吧”
狄赛尔哈哈笑了起来。
“在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嘛,叫心急吃不了……惹逗无!”
“是热豆腐”冯如笑着纠正他狄赛尔的用词,事实上,他的国语同样不流利,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广东国语,不过在连云港这地方,想要生存必须要学会国语。
做中国人,说中国语,在连云港的小学、中学的大门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而冯如自己也同样在努力学着国语。
“对,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扶一下眼镜,狄赛尔再一次大笑起来,如果此时有任何熟悉他的人看到他这副样子,一定会奇怪他的变化,但却只有他自己清楚,是什么促成了他的变化。
“嘟……”
汽笛声在大陆和连岛之间的鹰游门响起,鹰游门进入连云岛港的大门,尽管此时连云岛港还未完工,可此时却已经开通了数艘班轮,同样还被美国太平洋邮轮公司选为继青岛、上海之后的第三个班港,当然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利益,在过去的一年中,几乎每一班邮轮上,都有少则百余人,多则数百人的乘客的最终目的地是连云港,出于商业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