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2/4 页)
与其他三个同伴是奉命往海南送公文,路过此地。
因公务紧急,不可耽搁太久。可新婚燕尔,怎忍别离!
那三个同伴体谅他的苦衷,便商议好由他们三人前往海南办事,到那边只说是有个同伴半途得了病,在驿站中调养。待他们返回时,再来会上徐苕郎,一同回辽阳复命。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可对徐苕郎与王润贞来说,也是十分难得的。
他们千恩万谢地送走了三位士卒,盘算着怎样享受这十几天的蜜月时光。
不料横祸难挡。不知怎的,徐苕郎偷度蜜月的事,就传到了对王润贞耿耿于怀的吴指挥耳中。
他挖空心思都没得到的美人,竟然被那个戍边的穷小子搂进了怀中!他霎时妒火中烧,命令手下士兵,以“怠慢军务”为理由,逮捕了徐苕郎,并将他一顿乱棒打死在公堂上。
消息传到驿站,王润贞痛不欲生。她本想追随丈夫而去,但又对丈夫不明不白地丧命而心有不甘。于是,她请人写下状纸,到县府里击鼓告状。
谁知那个吴指挥早已跟县令大人通了气,县令对王润贞的状纸不理不睬,还斥责她扰乱公堂。
官官相护,自古皆然。王润贞深知,要想靠县府伸冤,那是痴心妄想了。
正在这时,吴指挥又厚颜无耻地派了人来说亲。王润贞顿时有了主意,让母亲答应下亲事并定了迎娶吉日。待嫁之日,她不准备嫁妆,却日夜磨着一把锋利的匕首。
就在王润贞准备亲手刺杀仇人的计划还没有进行时,监察御史傅经纶巡视来到常山,恰好下榻在王润贞借居的驿站。
听人说傅大人秉公行事,执法严明,王润贞抱着一线希望,递上了状纸。
傅大人对这件案子十分重视,派人传来了吴指挥,亲自升堂审讯。
开始吴指挥矢口否认打死徐苕郎一事,还谎说他是逃避军务外走他乡了。
很快,傅大人根据蛛丝马迹寻线索,派人在城郊的一座废砖窑中,找到了徐苕郎血肉模糊的尸体。吴指挥被依法处死,徐苕郎的遗体则由当地官吏厚礼安葬。
在出殡的那天,王润贞一身白衣白巾,扶棺而行,悲伤难以自持。
送葬的队伍来到郊外坟地,人们忙着行礼下棺,没注意王润贞悄悄走到附近的一口深水池塘边,回头望了一眼徐郎的棺木,纵身跃入塘中。
待人们发现后,将她打捞起来,她已经气绝身亡,只好把她和徐苕郎合葬在一个墓穴中。
一对挚情恋人,生前饱尝离别之苦,死后终于能够长相厮守。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二十五章 名将周德威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王润贞,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落魂钟,摇动时可以使人失魂落魄,重心不稳。
高峰跟王润贞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王润贞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王润贞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王润贞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周德威。
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勇而多谋,久在云中{今山西大同},谙知边事。
唐乾宁中,他随晋王李克用攻王行瑜,以军功由铁林军使升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
唐光化二年{899年},梁军围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听说周德威勇猛,曾明令生擒周阳五者为刺史,而挑战者却被周德威擒获。
天佑三年{906年},周德威与李嗣昭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迁检校太保、代州刺史、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救李嗣昭,随晋王李存勖击败梁军,解潞州之围,授振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授蕃汉马步总管。
开平四年,在柏乡之战中,周德威向晋王献退军高邑{今属河北}、诱敌离营、以逸待劳之策,大败梁军。
乾化三年{913年},领兵攻幽州{今北京},灭大燕,授检校侍中、卢龙节度使。
贞明三年{917年},坚守幽州,契丹军围攻二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