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2/4 页)
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仆人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且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
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豪情。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
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之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煊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
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
司马相如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
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
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
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因此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司马相如虽然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
长久以来,司马相如便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自重,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
他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年逾知命之年。
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
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要弃糟糠而慕少艾,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
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
纳妾不成,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
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又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八十一章 名将谢玄
回首前尘,恍然一梦。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长空雁鸣,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随司马相如于九泉之下。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
或许有人会说一向重视礼教的古代,大家闺秀夤夜私奔,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事实上汉唐时代豪放女子所在多有。至于深居闺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卓文君,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旗状法宝,叫做戮魂幡,可以让敌人失魂落魄。
高峰跟卓文君寒暄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卓文君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卓文君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瀛洲台飞去。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卓文君已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