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页)
用闪闪果实的能力使得他暂时看不清四周,然后迅速隐藏起来。
不久,窦固被高峰用碧血剑和盘古斧杀死,立即掉落一颗先天丹。
高峰轻轻一伸手,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
他凝望着香妃,微笑道:“我马上帮你炼化任务物品,好不好?!”
香妃淡然一笑:“你做主吧。”
“好咧!!”高峰大笑,搂着她的纤腰,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香妃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香妃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香妃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五百七十一章 遗妃顾太清
这次,出来接受挑战的历代名女,是清朝的顾太清。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一代文豪龚自珍。
公案是由一首闲诗惹起,经过某些热心人的渲染,变得香艳炙口,亦假亦真。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王妃顾太清被逐出王府,从此沉沦市井;龚自珍则引疚自责,惶惶离开京城。
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
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是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丁香花公案中”的主人公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属满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长大,便随了姑父姓顾。
姑父是个汉族文士,在他的影响下,顾太清从小就接受了诗词的教育,凭着天资慧敏,所作诗词新颖精巧,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
因有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润,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雪肌滑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一口纯正的吴侬软语,虽是旗人血统,但看上去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南国佳人。
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来到苏州,在当地满族文人为他特设的接风宴上,见到了正值妙龄的顾太清。奕绘是个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风流倜傥,惊讶于顾太清一个满族姑娘竟然诗词可嘉,而容貌又是这般明丽可人,不由得动了心意。
这时,奕绘的正室福晋妙华夫人在不久前病殁,他此次南游,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觅新爱之意。老天让他在这里认识了满身灵气的顾太清,真是机缘天成!
奕绘在苏州盘桓了一段时间,着意与顾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于是决定纳她为侧福晋,也就是侧王妃,不久就携她一同返回京城。
要说顾太清与贝勒王奕绘有缘,那可是真的。
从两人的名字来看,一名春,一名绘,妙笔绘佳春,岂不是人生美事么?而奕绘的字是太素,太素配太清,气韵相宜,正是天作之合。
在城西太平湖畔的王府里,两人吟风弄月,日夕酬唱,宴请文友,优游林泉,过着神仙一般的生活。奕绘把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到顾太清的身上。
且看他们两人的诗词集,奕绘的诗集取名为《流水篇》,顾太清的则称《落花集》;奕绘的词稿名《南谷樵唱》,顾太清的则称《东海渔歌》。
“流水”对“落花”,“南谷”对“东海”,“樵唱”对“渔歌”,仿佛是一对比翼的双燕,同起同落,同飞同止,足见两人的伉俪情深。
奕绘与顾太清,皆非尘世俗人。凭着贝勒王爵的优越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间,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种甜蜜生活的滋养下,顾太清的词作就像雨后的春笋,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每出一词,都成为京都文人争相传抄的佳作。
她的词如行云,如流水,挥洒激荡,颇有大家手笔,试看其中两阕:《南柯子》:“溪谷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几处背荫蓠挂牵牛。远岫云初歇,斜阳雨乍收,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屯流。”
《浪淘沙》:“碧瓦指离宫,楼阁玲成,遥看草色有无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烟柳空濛。湖水自流东,桥影垂虹,三山秀气为谁钟?武帝旌旗都不见,郁郁蟠龙。”
这种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