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页)
事皇后怎么看?”
这时,武后就会毫不避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面对这个种堂而皇之坐在朝堂上,干预政事的妇道人家,满朝大臣显然一副早已习惯的样子,对她提出的建议更是积极采纳。
待大臣禀奏完政事,高宗看了眼站在百官之首的神兵候,道:“神兵候,今日是你官复原职后,第一次早朝,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神兵候躬身道:“微臣,得圣上隆恩官复原职,定当鞠躬尽瘁为圣上,为大唐效力。”
高宗笑了笑:“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
他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大殿的屋顶上传来一声巨响,而后,房顶像被人凿开了个大窟窿,片片碎裂的琉璃瓦落到殿中。待惊慌失措的众人缓过神来,看到袁一犹如从天而降般出现在殿上。
见状,御座边的几个保驾的近臣,纷纷挡在高宗与武后面前,这时,见殿外的金吾卫冲了进来,袁一不慌不忙地掏出火折,点燃了一炷香,对着来势汹汹的金吾卫道:“出去!”
千牛将军冷冷一笑:“逆贼,凭你手中这一炷香,就想让我们退出去,真是痴人说梦!”
“话不要说得太早!”说着,袁一将裹在外面的斗篷扯去,只见他全身绑着用竹管制成的炸药,其威力足够炸毁整个含元殿。
第133章 极端手段
袁一看了眼吓得面色苍白的千牛将军,笑了笑:“如果你们不想退出去,我只好引爆,大家一起同归于尽。”
见此,高宗用颤抖的声音,呵斥牵牛将军:“退,赶紧给退出去!”
牵牛将军无奈,只好带着属下往殿外退,这时,一些狡猾的大臣趁机跟着牵牛卫也往外退,见状,袁一对他们大喝一声:“站住!几位大人,不在这儿忠君爱国,是要逃到哪儿去?”
听到这话,那几名大臣只好乖乖地留了下来。
袁一吩咐金吾卫把殿门关上后,看了看高宗与武后道:“我的要求,希望你们在这一个时辰内完成,不然,一个都别想活。”
挡在高宗面前的薛绍,向他喊道:“你干的可是欺君罔上的事,疯了吗?”
他一脸冷峻道:“闭嘴!”见一旁的神兵候也开口劝阻,他毫不客气道:“你也闭嘴!”
见众人都不敢多言,他继续向高宗道:“我的第一个要求,把李泰仁和杨志召进宫,我要跟他们当面对质,弄清楚一些事实。”
武后推开挡在面前的护卫,用尖锐而阴冷的目光,看了眼袁一,道:“如果你心里有什么不满,或是冤屈,大可以上奏禀明朝廷,为何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你可以图痛快逞英雄,可考虑过身在三清庵的母亲吗?”
袁一低头沉默了片刻,道:“我这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可当我回来,从三清庵捧出我母亲的骨灰,我除了伤心,还有种释然。因为,我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了,所以,我来到了这儿。”
武后听到,唯一能要挟他罢手的人,已经死了,武后神情中出现几分惊恐,可只是一瞬间,她就将这种情绪,掩藏在她一贯的冷面之下。
只见她迈着沉稳的步子走下玉阶,站在袁一面前道:“你看清楚了,在这含元殿上的人,不仅仅是皇上大臣,更是国家的支柱,他们有什么闪失,国家将会陷入动荡之中,你难道忍心看到强敌入侵,贼寇四起,无辜的百姓全因为你的一己私欲,从太平盛世堕入乱世的深渊吗?”
袁一不屑地笑了笑:“一个将死之人,是不会在乎遗臭万年。大唐百姓是该安享太平,身为将士哪怕流血牺牲,也要守住这份太平!可我们为了百姓,为了大唐,为了皇上,抛头颅洒热血,可谁又会为我们的冤屈伸张正义?谁又会为我们,惩罚那两个为了贪功,而残害了一万三千九百九十八条好汉的混蛋?谁又会关心我们,到底是叛国出逃,还是为国捐躯?”
听到他这番铿锵有力的陈述,朝廷上顿时鸦雀无声,见此,他继续道:“答案是,没有!”
说着他看了眼高宗和武后,义愤填膺道:“那一个姓李,一个姓杨的饭桶,没有半点功劳,靠着栽赃陷害就能封王受赏!而那些,真正用血肉之躯换来胜利的人,奢望不过是个马革裹尸的好名声,可最后得来的却是叛国出逃的陷害!”
说到激动处,他的声音高亢起来:“我承若过他们,为国捐躯赢得胜利,他们就会成为英雄,我不能食言,来这儿就是为了给他们正名!”
听到这儿,高宗点点头,向身边的护卫吩咐道:“你去传朕的旨意,让李泰仁和杨志即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