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时,我还略施小计,比如这个讲,跟另一个说,下回就是你,或者是,你说得好,最后再说。
幼儿园阿姨被我的耐心打动,说,你真用心,然后告诉我: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多集中5分钟,要是发吃的,还能坚持5分钟。
那10分钟以后呢?
阿姨的回答斩钉截铁,神仙也没用。
见我一脸难色,丛鹏就忙着开动脑筋。他一拍大腿,有了,吃的咱先不发,告诉孩子们录完像再发。再买些玩具,摆在现场,不发言的人可以先玩玩具。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六·一”节,孩子们说自己的心愿。暗含的意义是再小的孩子也需要理解和沟通。
录像那天,孩子们一进场,山呼海啸。毛绒玩具被抢了个精光,两分钟后,馅都被掏出来了。我心说,姓崔的,这回看你怎么收拾。
阿姨说对了,5分钟以后天大乱。孩子们想说就说,想走就走,有的躺着睡觉,有的嚎陶大哭,还有一位直接挤进我的沙发,什么话没有,只管用鞋蹬我的后背。
丛鹏的倔犟一手酿造了这场“闹剧”。当时我无计可施便横下一条心,咱也倔犟一把。于是,强打精神,挂着笑脸,支应着全场。终于熬到和观众说再见了,没有一次节目感到这样漫长。下来一打听,还不到50分钟。看着情绪低落的丛鹏,我说,节目就叫《童言无忌》吧!为了这场混乱找找辙,也宽慰一下丛鹏。
5月31日,《童吉无忌》播出。
异常强烈的反应,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观众争相打电话说,从没见过孩子们在电视上这样自由自在,要是所有的儿童节目部这样就好了。一个观众更是直言不讳,看见你在孩子们面前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开心死了。怎么,真的没人在意我们的节目理念吗?
我再回头去看素材,看看孩子们怎么和我对答如流的。
“你‘六·一’节准备去哪儿?”
“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六·一’节玩儿”
“你最喜欢谁?”
“我最喜欢打架。”
“你爸爸有什么优点?”
“他不怎么爱下棋。”
正是这不着边际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了童心童趣,看到孩子们的天然去雕饰。
童心不老(10)
丛鹏很平静,写了篇文章算是总结:《童言无忌》是一次试图在电视屏幕上表现儿童自在状态的努力,由于在操作中缺乏对这样一种电视谈话样式规律的足够把握,我们把自己推向了自在与操作之间监介境地。如何面对这种监介也是《实话实说》的一个基本课题。《实话实说》的工作是一种社会学意义的“克隆”。它试图以谈话的方式“克隆”人们的生存状态。电视本身是一种高度操作性的媒体,而我们力图表现的是一种人的自在,在目的和手段之间存在某些不易调和的东西。理念可以顿悟,手段只能渐进,完成这种调和需要把握大量规律性的东西,形成高度缜密、有效的操作程序,并且不能够因此肖磨了活力。这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其乐无穷!
和孩子打交道多的人,都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我总是说,中央台最快乐的人鞠萍,脸上总是挂着孩子般烂的笑容。
一天她见我忧心忡忡,打趣地问,小崔哥哥,有什么不开心吗?
我不知从何说起,一声叹息。
她问:“你以前上班骑自行车吧?”
我说:“骑,刮沙尘都骑。”
“挣的钱也没现在多吧?”
“当然。”
鞠萍笑着,一脸的阳光:“好日子过着,还有什么不快乐呢?”
几句话,我感到轻松。
人啊,该多和孩子在一起。下班回家,女儿缠着我要吃一块饼干,拿到饼干,小口吃着,她心满意足。高兴地操起笔,刷刷刷,画了一幅鱼头和鱼刺,毕加索风格。算是对我的回报。
看着有趣的画,我想到节目,现场表面看上去像条自由自在的鱼,其实,全仗着一根鱼刺串联有方,策划是多么重要啊!
如果你看到我每天笑意写在脸上,不要以为是无优无虑。是因为我想通了,天塌下来,有鞠萍姐姐顶着呢!
1999年初,—个叫张穆然的15岁的小姑娘患了癌症,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她和一般癌症病人不同的是特别爱笑,每次去化疗,都像是去旅游一样,背着书包,自己去医院。
她的父母是插队知青,去的是陕西,穆然出生时,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