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部分(第3/4 页)
帝陛下,已经对秦慕白颇为忌惮!
李靖感觉,自己的身上被压上一副千斤重担。这比当年平安江南、北伐突厥的压力,还要巨大!
因为这一次的敌人,有可能是他自己的学生!
“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有一天在战场上,与我的徒儿生死相搏!……慕白啊慕白,你可千万不可让为师失望啊!!”李靖心中的担忧与愁苦,只有自己知道!
……
皇帝又陷入了沉睡,四人只得退出,去各忙各事。出门后李靖对另外三人说,我这就去征调关内兵马,集中驻防长安。但是,此时只宜内紧而外松,不可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式,以免惑乱人心,令天下子民人心浮动时局动荡。同时,市井谣言关西秦慕白有反意,我等大臣更应该镇住心神不被谣言所惑。虽是防范于未燃,也不可自乱阵角或是就此认定秦慕白必反。否则,这对秦慕白未免太过不公,也会刺伤功臣之心。
褚遂良与房玄龄都表示认可,长孙无忌沉默了片刻,说道:“卫公深铭大义,所言极是!长孙无忌也认为,此时此刻我等要抛开一切私人恩怨,但以国事为重!至于市井中的谣言,我等一定要理智对待。否则,若是表现得太过激进或是就此认定秦慕白已反,反而有可能中了贼敌的离间之计,导致君臣离心真把秦慕白逼反!——卫公,大唐的军国大事,就全靠你了;朝堂之上,自有我与房玄龄、褚遂良一力主张!值此大唐危急时刻,我们四个老臣都要挺身而出为帝分忧,让大唐渡过此次危机!”
“自当竭尽全力!”李靖等人一同正色拱手拜道。
四人刚走下龙尾道不到一半,只见李君羡一路快奔而来,气喘如牛焦急不堪。
长孙无忌看到他心里就惊了一弹,慌忙迎上去道:“何事惊慌?”
“大事不妙!”李君羡满面惊惶声音都发抖了,“末将受命亲率百骑,快马日行三百里前往北都太原迎接晋王车驾,且料末将到了太原时,听闻晋王车驾早在数日前已经启程!末将急忙回追,一路追到长安仍未见踪影!沿途打深,所有驿站也没有任何晋王的消息!”
“什么?”长孙无忌等人大惊!
李君羡瞪圆了眼睛,惶恐不安的道:“因此末将猜测……晋王殿下,很有可能也失踪了!”
第542章 过河拆桥
听到晋王失踪的消息,长孙无忌等人震惊万分。
如果说,吴王微服回京所带人手不多半路被人伏击,还可以理解;那么,代帝北行前去祭祖的晋王,身边可是带了两百精锐龙武卫越骑、三百名金吾卫仪仗骑兵,和一百名贴身百骑卫士的!
足足六百人,在北都太原那样的地方公然失踪,骇人听闻!
“李将军,你去了太原,在哪里寻找的晋王?”李靖最是冷静,问道。
“自然是官府衙门,还有太庙、皇陵这些地方!”李君羡答道。
李靖又问:“州官刺史与太庙皇陵的人都说晋王已经走了?”
“是。”
“沿途驿站也没有晋王落脚的痕迹?”
“是。”
李靖眉宇略微一展,说道:“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晋王仍在北都太原,至少仍在并州境内!”
李君羡与长孙无忌等人同是吃了一惊,“这怎么可能?”
李靖抚了抚长髯,说道:“五六百人,只要出了都城走上官道,怎么也会留下痕迹。难不成还能凭空消失了吗?当时李将军急于寻找晋王,在太原没有找到便以为晋王踏上了归途,在路上错过了,于是急于回追。可见,当时很有可能错过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方,没有去找!”
“哪里?”
“并州军府!”李靖眼中精光一绽,说道,“能让五六百人同时消失无踪的,除了军队,再没有人能办到!而且我猜测,要么晋王是被并州的军队所掳去了;要么,是晋王自己刻意躲进了那里,而且对外严密封锁消息。否则,怎么可能连太原的州官刺史们也不知道晋王的确切消息?”
此时房玄龄略微一惊,说道:“并州大都督府的军队是我大唐的北面屏障,大都督统帅正是英国公李勣,但他率军去漠北平定薛延陀之乱,至今未归。留守并州的是李勣麾下爱将,左武卫将军韦待价——韦挺之子!”
此言一出,众人一同出了一身冷汗!!
“又是韦挺!”
“稍安勿躁!”李靖将手一扬,双眉紧锁的沉思了片刻,说道,“据我所知,韦待价虽是身出名门显贵无比,但他为人谦虚谨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