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自下厨作菜,等一会让你们尝一尝手艺。”
话毕,快速兀自转入竹屏风内,好似怕女儿唠叨携肉带酒回家,瞬间,脑袋伸出屏风外,丢了一句话。
“敏仪!你哥哥的血海深仇,已经了结,就是这位关少侠杀了林浩及周全那两个阉狗,这份恩情我们要报。”
黄敏仪闻言诧异欣然,起身裣襟欲拜,为江苗菁趋前所阻,开玩笑道:“仪妹!不需这般行大礼数,关大哥可是有事求你,这一拜岂不人情两相抵消了?他可就吃亏大了。”
“菁姐,别胡说八道,桥归桥路归路,岂能混为一谈。”
关羽抱英雄拳高声道:“黄姑娘!关某八年前杀了两个奸贼实属巧合侥幸,况且还是师尊助我一臂之力,要不然在下早就身亡了,所以你要谢的人并非是我。”
江苗菁噘嘴不平插话道:“关大哥就是谦冲自牧,至少你也曾杀了一个太监林浩,还有半个人情嘛,这段故事可是你说给我听过的哟!”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黄姑娘千万勿行大礼,会折煞了关某。”关羽再拱手道。
黄敏仪依然裣襟为礼道:“恭敬不如从命,不知关少侠所为而为?”
江苗菁抢先将“邪童”张心宝是否为关羽契兄陈逸之子说了一遍,最后满脸飞红,语调羞涩问道:“仪妹,是否能观照关羽与我‘三世因果’?人家觉得与他满投缘,不知前世是否为夫……呃!是朋友?或者亲戚?”
转得生硬,智慧超人的黄敏仪岂会听不出语中玄音。
她抿嘴嫣然一笑道:“这个‘邪童’张心宝,是否为陈逸后代,最好能带来这里,让我施法一瞧便知晓了。”
关羽兴奋作揖道:“那就一切有劳黄姑娘。”
江苗菁黛眉一蹙道:“哼!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兀自高兴些什么。皇宫大内你还以为是逛秦青巷的‘福德正神’庙那么容易吗?”
关羽满脸通红,卧蚕眉深锁轻声道:“小菁说得有道理,如果师尊老人家在的话,就可以带我闯进大内,将‘邪童’张心宝捉到此地。”
“所以说嘛!到此桃源山谷请教仪妹就对喽!”江苗菁得意洋洋,好似全部功劳都是她一个人的。
黄敏仪淡然自若道:“菁姐!先把‘邪童’张心宝的个性大略说上一遍,等饭后我将施法观照你们的‘三世因果’再做定论。”
江苗菁欣天喜地道:“你们先聊一聊,我到后院替义父作菜!”
话没说完,一股溜烟的快似风,转过了竹屏风而去。
“关少侠,用餐的时候请不可饮酒,因酒最伤神伤身,要不然观照不出你们的前世。”
“多谢黄姑娘提醒。”
用餐的时候,黄承彦独自喝着闷酒,枉费自己一片诚意买酒回来请客,想不到江苗菁偕关羽因查看前世因果不能陪饮,真是无趣,所以不敢勉强,反正来日方长,已然喝得醉眼醺醺独自回房安歇。
观照“三世因果”道具非常简单,木盆漏满清水约有三尺方圆,置于六尺竹圆桌上,西面一角伫立那只“博山炉”。
关羽看清楚桌上那具“博山炉”大吃一惊。
是个古董,雕铸十分精致,饶有兴致忙问道:“黄姑娘!好精致的香炉,炉高约两寸盈余,通体金丝错出流畅花丽的各类花纹,炉座三条蚊龙在海上翻腾转折威猛状,狰狞龙头托住炉盘,炉盖上一对麒麟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还有顽皮的小猴子,肩负弓弩魁梧的猎人,夺路而逃的野猪,使香烟缭绕的宁静气氛中增添了不少生机,巨匠巧思,工艺不同凡响。”
黄敏仪双眼灼然,充满智慧之光道:“关少侠!这就是‘博山炉’。《韩非子》记载,秦昭王曾在华山与神仙博棋,就是放置此炉点上‘龙涎香’,十丈之内毒蚊毒蛇不能靠近,故华山也称‘博山’了。”
江苗菁好奇问道:“仪妹!这么说‘博山炉’不就是历史渊远之古董了?难怪屋内没有蚊蚋、苍蝇之类小飞虫来扰,而且屋外那些动物呈现一片祥和,为什么有这只宝物?”
黄敏仪嫣然道:“是的,‘博山炉’是初见于《黄帝内经》,据说是琼瑶天宫王母娘娘送给轩辕黄帝的寿礼。古诗词中也时有提到,如《古乐府杨板儿》记载道: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鸟,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此炉本有一对,公炉据说是家祖先黄石公送给了汉文帝刘恒修真成道之用,后来由‘浪荡孽神’李探花为防魔灵骚扰汉景帝刘启,命工匠制作一顶‘黄级伞幢’,施法此幢,如果皇帝出巡时,命一名内伺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