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页)
病避开,却也只当她害羞,尽可能满足她,自己在朝中则落了个宠妻储君的名。
直到他寻了生育方子,她有孕了,他才觉得她心情好了些。
那天,她难得与几名内命妇去了后宫,在上林苑游玩。
这一去,半日不回来。再回来,却是被人抬回来,宫奴说,太子妃回来的路上跌跤,滑了皇嗣。
太医还没来时,她躺在床上,群摆鲜血淋淋,竟然没哭,只是白着一张脸,大大一双眼瞳失魂落魄,喉间飘出的呼喘是隐忍。
有孕以来,她处处小心,宫奴们前呼后拥,他不信她会跌跤。
他将她的贴身侍女拎出门外,那侍女才戚戚哀哀跪下来说了实情,上林苑中,碰见了圣上,圣上召太子妃水榭小阁见了一面,出来没走几步,就成了这个样子。
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他跟她的生活早就在一个人的操控下变了样。
他至今仍然无法想象,他的六叔召见他的妻子后,水榭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反正他失去了他的孩子。
这场滑胎是个转折,好像让龙椅上的那个人终于下定了决心。
筹谋了好几年,他的六叔成功破除阻力,为她改名换姓,避人耳目将她迎进后宫。
他披头散发,一改往日静默,冲到墀下骂他“蒸寡嫂,报侄媳”。
盛宠几年后,她小腹隆着,不明不白死在远条宫的床榻上。
那时,他早已经被寻了由头,囚在了太仓宫,可通过内侍的转口,还是知道是赵王所为。
六叔少子,几个亲子女都在幼年时夭折,没有养大成人。赵王是六叔养在属地,顺利长大的唯一亲生子嗣,从小疏于正统管教,刚一进京,骄横自大,不能忍受父皇盛宠的女人诞下可能夺走自己储位的龙胎,暗中买通了给她安胎的宫中医妇,鸩杀了她。
事后天子再是震怒又怎么样,流徙了赵王又如何,换不回她性命。
被折磨死在太仓宫时,睁眼再醒来时,他心中那口疼痛还在发震可,手脚幼嫩,须发未盛,他拿起铜镜,不敢置信,竟重回到十岁。
亲生父皇殒命、几名亲兄弟莫名死去、亲叔叔回朝登基的那一年。
短暂的惊喜过后,他知道,如果不想他和她的悲惨重来一次,自己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他托病,尽量不吃宫中的膳食,就算吃了也立刻挖喉吐出,借口身子不适,避免六叔的怀疑,就是不愿像几个兄弟一样的下场。
没有人会相信,堂堂个皇子,好几个月都是靠母舅偷偷捎进宫的干粮来维持生存。
几名兄弟陆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