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部分(第3/4 页)
是奏报,某地大旱,大意是天不护佑,希望皇帝能去祭祀雨神,再下个罪己诏之类的。
而这个罪己诏,也不是刚下的,几乎是弘文帝死之后,他马上就上了。按理说,早就该淹没在一大堆公文里了,偏偏这个时候,芳菲又把它给找出来。
所谓罪己诏,就是老天发怒了,皇帝自我检讨,说自己德行不够,以至于天不下雨,民不聊生之类的,叫天老爷只惩罚自己,别惩罚人民云云。
枪杆子里出政权4
很多皇帝为了作秀,也会下这种罪己诏。
但是,小皇帝登基不久,又是个小孩儿,屁事管不了,他哪里能罪己诏?
天下人都知道,管事的是冯太后。
谁有罪?
李冲接下看,那是另一个人上书的了,大意是,小皇帝应该去祭祀自己的生母,寻找生母,把生母李氏封为李太后之类的。禽兽也有母亲,何况是皇帝。一个人到了有能力的时候,就该荣显自己的父母,现在,小皇帝居然不敢认自己的生母,也不敢封赏自己的外祖亲戚,你冯太后到底是何居心?言下之意,北国以仁孝治国,你冯太后为了大权独揽,不让皇帝认自己的亲娘,你算什么东西?你违背祖制,牝鸡司晨,不要以为没人敢管你,小心遭天谴之类的……
牛人是不讲究文辞的。
而且,这奏折的毒辣之处还不止如此。
你冯太后一个女人就该在平城的后宫老实呆着,你一天到晚滞留北武当干什么?
尤其是最后一句,就毒得不能再毒了——
听说小皇帝住在你的慈宁宫?这是不合规矩的,哪有皇帝住在女眷屋子里的?皇帝该去的地方是玄武宫,可是,你却别出心裁,把他安顿在你的宫殿。你有何居心?到底想如何控制小皇帝??你名义上是皇帝的祖母,但是,你是人家的亲祖母么?你才三十几岁,你一个孤寡女人,你不过是个外人,小皇帝现在是小孩子,难道一辈子都是小孩子?他一天天长大了,总会变成血气方刚的少年……孤男寡女,谁知道你有何企图?
言下之意,不,完全是明白无误,指着冯太后的鼻子骂:你是不是企图勾引小皇帝??
彼时,冯太后已经三十几岁了,而小皇帝不到10岁,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孩子。
何况,她是他的祖母!!!
天下人,并非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
李冲完全可以想象,冯太后刚看到这奏折的时候,一定会气得吐血。
但是,冯太后没有吐血。
枪杆子里出政权5
只是把奏折扔在一边。
表面上看来,这两封奏折风马牛不相及。
而且后者,除了指骂冯太后“幽藏小皇帝于慈宁宫”外,其他的诸如牝鸡司晨之类的,都是老生常谈了,也不是新鲜玩意儿。
但是,李冲发现了其中的蹊跷。
这个上书的人,并非什么权臣,但是,他是一个极其有名望的人,那是曾经当过先帝罗迦的老师的一个退休老臣,在三十年前,名满天下,有战功,还是北国极其罕见的能识字的地道鲜卑宗室大臣。
这个人当年在名声最鼎盛的时候,急流勇退,回家休养,罗迦曾亲自下旨称赞他为国家栋梁,高风亮节,道德楷模。这个人叫做拓拔野粱,名字很奇怪,但是当年很牛叉。他有几个儿子,都有小军功,罗迦本要厚厚封赏,但是他亲自谢绝,如今,几个儿子都镇守在边关,都并非是手握重兵,只是小小军衔。他的清廉耿直,一向有口皆碑。
换句话说,拓拔野梁现在虽无权利,但是德高望重,粉丝很多,如果振臂一呼,可能从者云集。
但是,在这几十年里,他都很安静,至少在芳菲从皇后到太后的这十几年,他从未现身,而且,对于任何朝廷大事,都没参与过任何意见。
这样的一个老头子,八九十岁了,为什么忽然跳出来和冯太后作对?
而且,还上了这么一封毒辣的奏折?
李冲额头上刚干了的冷汗,再一次冒出来。
真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股暗流,逐渐地,要变成浪潮了。
芳菲说话:“拓拔野粱的外孙女是京兆王的儿媳妇。”
冯太后当然并未闲着。
事实上,她很少闲着。
京兆王——拓拔野粱——米全——米妃姐妹——她们都有儿子,而且是弘文帝的亲骨肉,而且其中一个儿子,还曾经被封为睿亲王,和当时的小太子几乎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