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王世襄(第1/1 页)
第.二天一早,季宇宁就来到庆王.府的南门。 这是昨天他和贝聿铭三人约好的地点。 目前庆王.府里面,部队的住户都已经搬出去了。 中部和东部的一些设施还在拆除中,部队留了少量的人。主要是警卫和司机班的人。 季宇宁也希望他们多留一段时间,季宇宁目前把这一处当做他在京城的临时办事处。保安和用车可以临时借用部队的。 去年他在京城设立了凤.凰通联社的记者站。这个记者站也承担着临时办事处的职责,今年他准备在京城要开始进行投资布局,所以他的办事处人手也增加了不少。 季宇宁没等多久,贝聿铭等三人就提前到了。三位老先生都是非常守时的人。 一见面陈从周就迫不及待的跟季宇宁说,他昨天已经打电话给京城图书馆,询问清样的情况,清样还很完整,他又和徐家的后人联系了。徐家的人非常高兴能够出版徐志摩的全集,毕竟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 陈先生说,如果能够尽早出版徐志摩的全集,他也算了却了一桩几十年的心事。也可以告慰去世了十几年的陆小曼了。 这件事非常顺利。季宇宁也很高兴。 三个月后,徐志摩全集就在香江出版了。这本书直接使用的是商务印书馆30年代做的清样和纸型,也就是商务印书馆50年代拒绝出版而退给徐家的。 这本书,季宇宁请陈从周写了序。他在序言中,把徐志摩全集的编选过程以及出版的前前后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这本书出版的同时,季宇宁也创作了歌曲生如夏花并制作成单曲唱片。这首歌就是前世朴树写的那首。季宇宁将书和单曲唱片一并进行发行。 他也为徐志摩全集作了序言。在序言中他写到:徐志摩是为诗歌而生的,他多才又多情。他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遗憾的是他活在一个美丽而又遗憾的年代。他的一生是短暂的,而又是绚烂的。就像我为徐志摩写的那首歌生如夏花一样。 …… 惊鸿一般短暂 像夏花一样绚烂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 这首歌没有悲伤,只有淡淡的遗憾。开头的哼唱,不完全是这个世界的语言,可以理解为是我的杜撰,也可以认为是哲学家对于大诗人的念叨,也许天上的徐志摩可以听懂。 季宇宁序言中的这段话,让很多人都觉得好奇。实际上是季宇宁看到徐志摩的日记中,徐志摩对于哲学家的描写,比较刻薄。 徐志摩的全集出版之前,在台.湾以及海外也有人出版过类似的书籍,但这次季宇宁出版的是陆小曼为徐志摩编选的全集,而且他为徐志摩写的这首生如夏花也让人非常惊艳,这次出版也算是在海内外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这些当然是后话了。 四个人在门口又聊了一会儿。文物.局派来的人也到了。 来的人是两个,不过季宇宁一见来人,倒是吃了一惊。 为首的人个子不高,花白头发,戴着眼镜,身穿中式传统服装。笑嘻嘻的。 季宇宁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王世襄,是研究明清家具的专家,也是京城蕞大的玩家。 季宇宁知道此时王世襄是在文物.局工作,但是没有想到这次是他过来。 后面跟着的那个人,倒是让季宇宁有些奇怪了。 那人戴着眼镜,浓眉细眼,阔口黑面。正是那位香江有名的导演李大导。 季宇宁知道这位老兄应当是上半年在京城完成了7万字的电影剧本,也就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他是在年初解决了资金问题。电影是和内地合作进行拍摄。前世应当是在8月份正式在承德开机。 季宇宁奇怪的是,这两个人怎么凑到一起来了。 季宇宁脑海中在一瞬间想到的是,这俩人都有点不太靠谱,尤其是李大导。 这位老兄,两个月后就会被台.湾禁了,然后过了些年又被内地禁了。 他赶紧迎上去,打招呼。又把贝聿铭等三人介绍给他们。 六个人都互相闻其名。很快就聊了起来。 六个人一边说,一边走,把整个王.府细细的看了一遍。 “这处大宅子,小季你能买下来也真是好事。它的中部和东部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中部还剩下一座后寝。只有西部还比较完整。 唉,你要再不买下来,我估计西部过些年也会变成大杂院了。 我小时候还来不少次。西部有一个楠木楼,还不错,另外它的蕞后面有一个梳妆楼也叫绣楼,形制独特新颖,雕镂彩绘精致细腻,活泼空灵,别具风格。该楼呈倒“凹”字形,正面面阔5间,左右两翼内侧面阔4间、外侧面阔6间,有红廊柱、红栏杆,间有黄“卍”字形木雕。后园中原有一座大戏楼,分为上下二层,1310平方米,可容纳约400人,谭新培,杨小楼当年都在这演过戏,可惜70年代初失火,把这个戏楼全烧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