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3/4 页)
没有,怎么办!忍着气,接受了山鸡。没想到这山鸡也是吃软怕硬的,对景昕不敢怎样,可她一碰,就挣扎着扑腾着翅膀,扇了她一身羽毛!可恶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二**章 混搭
看着俞清瑶被一只受伤的山鸡欺负,王銮偏过头,发出低低的笑声。*。他的声音很有磁性,在只有鸟语虫鸣的山林间,显得越发清晰悦耳,仿佛耳朵被柔软的羽毛搔了一下,轻轻的,痒痒的。
景昕挑了挑眉,他是个生性多疑的人,瞟一眼王銮,再瞥一眼俞清瑶,立刻爽快利落的拉王銮走了。怎么能把王銮留在这里,跟俞清瑶长久相处?
此时景昕完全想不起,王銮没认出姚青就是俞清瑶的事实——其实王銮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求娶,非是为了情爱,而是为了联姻。对于联姻的对象,只要身份背景合适,样貌、品德不至于让他蒙上污名,就足够了。
因此,王銮根本没怎么注意俞清瑶的真容。见过几次面,大约的印象是个端庄恬静的,眉眼鼻唇都模糊了。有女孩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要联想到外国友人……尤其是个身材修长的男子,着实太挑战了。俞清瑶嫁给景暄后,他更是彻底把她遗忘到脑后。
联姻对象而已,京城多少大家闺秀,难道找不出其他了?
缘分一说,真是奇怪。王銮对俞清瑶忘得差不多了,努力搜索才能在记忆的犄角格拉里找到一丝残存,可对男装版本的“姚青”却记忆深刻。被景昕强制性的带走,他笑着回头望了好几眼,还努努嘴,好心的指了方向,“从这边走一里地,就是行辕了。”
说话的同时,俞清瑶正在拽着掉毛的山鸡,意欲往绑在马鞍下面的提绳上,可山鸡扑腾着翅膀,居然爆发了最后的生命力量——跟鸟一样飞了起来!离地足足有三尺多高呢!王銮看着受惊的俞清瑶拼命的拳打脚踢,哈哈的大笑声回响在山林里。
景昕见状,冷哼了两声,决意无论如何。一定要说服景暄,不能再让这个女人抛头露面、贻笑大方了!
不过,这是他的一厢情愿。别忘了,陪同圣驾而来的还有驸马俞锦熙。诗仙大人怎么会放弃让女儿一展才华的机会!年轻儿郎在狩猎场中英姿勃发时。他正在与皇帝陛下并王公大臣们享受宴会上的美酒佳肴。
没有歌舞助兴怎么行?十多个穿着轻薄蝉衣的少女翩翩起舞,满眼所见尽是娇红、嫩黄、新柳各色的衣袂,以及少女扬起的光滑脖颈、翅果的脚踝。。俞锦熙面带笑意的欣赏着歌舞,看着在场诸人强撑着,企图伪装“正经人”的模样,笑意更深。只怕陛下在场,没有人敢尽情享乐了。
因国书刚刚签署。话题离不开东夷,便有人问俞锦熙,何故对东山王庶子格外关注?姚青姓姚,东夷那边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从母法”,意思是母亲的地位决定了孩子的地位。如果母亲出身高贵,那孩子一出生就是贵人,反之亦然。姚青虽然是东山王之后,但他连父亲的姓氏“东”都得不到。外出行走必须以母姓示人,可见其母一定身份卑微。
在大周,这样生母卑微的庶子。若遇到宽厚仁慈的主母,或是对子女十分重视的父亲,自己奋力拼搏,在加上一点点天赋的话,读书、习武,都能成材。可东夷……基本上没有出路。上朝为官?抱歉,只有五大世家允许的姓氏才能参加考核,获得官职。经商?可,但什么等级出身的,可以做多大规模的生意。是写在东夷国策里的。而且,也别想父母故去,分地位尊贵的兄弟家财。想都不要想!图谋尊贵兄长的家财,死!
顶多生父疼爱,在年幼的时候送点财产糊口。
提及“姚青”身世,许多人感概。“从母法”太不人道了。在场的各王公大臣,多半是各家族的家主。将心比心,他们府里十几个儿孙,除了少数几个是嫡妻所生,其余不都是姬妾生的吗?多子多孙才是福气啊!怎么不是正妻生的儿子就不能继承家业,还得在成年后驱逐出去,不给一丝帮助?女儿因是丫头生的,就只能嫁给身份卑贱的杀猪屠狗之辈?
怪道储凤栖在两国边界线上开了个口子,一下子涌进来上万人口!东夷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俞锦熙笑,心理暗道,东夷的确规矩严苛,但人家至少直白,比起在场的好色纳妾说成“绵延子嗣”好多了。况且,东夷对庶子庶女的苛待,是明面上的,而大周多少当家主母对庶子庶女残忍狠毒,无所不用其极?
相比之下,谁好谁坏,真的很难说啊!
看见众人同情姚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