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并非是因为大禹治水,劳苦功高而祭祀他,而是因为要挖开他的坟墓,怕其怪罪,所以先行祭祀。
紧接着,早已安排在此处的人手便开始发掘大禹墓。在大禹墓室中果然发现了轩辕神剑,始皇不敢动墓中其它东西,照原样将墓又封了回去。
因为徐福屡屡无功,始皇已起了很重的疑心,也不抱太大希望了。而且最近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不适,所以下定决心,要去破阵救蚩尤,求得长生不老。始皇刚想带着剑和图,转头“巡游”四川。河北邢台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原来先前派出的人手竟然在当地找到了蚩尤墓,而且还将其尸身挖了出来,还说蚩尤尸身除了缺个头颅,不仅没有腐烂而且坚硬无比,刀枪不入。始皇大喜,决定亲自去看看,然后带上蚩尤身体一起去四川。他坐船沿海北上到达山东莱州,然后直奔河北邢台。
蚩尤身体为何在河北邢台呢?原来黄帝涿鹿之战后,进军邢台一带击溃蚩尤盟军邢天部族,顺便埋下了蚩尤的身体。
始皇乐极生悲,由于旅途劳累,在山东的平原津就患重病倒下了。嬴政诚惶诚恐,认定是因为挖了大禹之墓,得罪了他,所以就降罪,让自己患病而终。但他还是留存一线“希望”,派随行大将蒙毅赶回去,再次隆重祭拜大禹,请求其宽恕。始皇心虚作怪,担惊受怕,病情越来越重。他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无法活着到汶川,于是开始安排后事。当务之急是赶快确定立储之事。他将二十几个儿子一一进行掂量,觉得胡亥虽然最得他的疼爱,但知子莫若父,此子昏庸无能,不成器;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当下始皇不再犹豫,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这时扶苏和蒙恬一起在边关,始皇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岂料老奸巨滑的赵高假意允诺着,暗中却扣压了遗诏。始皇另外秘密招来一名亲信,将轩辕宝剑交付,让他到边关送给扶苏。由于怕这名亲信知晓其中秘密,宝图没有一起交给他,而是让他传话五个字“蜀地卧龙村”。
始皇一直用意志力坚持,到了河北邢台附近的沙丘,见过了蚩尤的身体,才合上了他的双眼。临终前,取出密图一分为二,分别交给赵高和李斯,让他们来日转交扶苏。一代天骄,满怀遗憾,长辞于世。
十一、赵高作乱
始皇一死,赵高、李斯、胡亥看着那具放在箱子中的无头怪尸惊讶非常,不明白怎么回事。通过询问那些送来尸体的人,他们知道了原来此尸身竟是2000多年前的蚩尤。虽然不知道为何,但是肯定和古图有关。两人取图同观,都是一头雾水。只是推测这图可能是一个古阵,阵里好像有什么凶神。而且有可能和蚩尤有关。但赵高认为秦始皇既然花了这么大力气,又搞得这么隐秘,其中肯定有莫大好处。看着李斯那半张图,想着什么时候夺过来。
丞相李斯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后大乱起来,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纷纷起来争夺皇位,于是封锁了消息,密不发丧。但是此去咸阳,路途遥远,时值七月,天气炎热,这始皇尸体运到咸阳恐怕要烂得不行。赵高看到始皇和蚩尤的身形非常相似,都是高约2米。于是想了一个移花接木的法子,砍下始皇的头,盛在装有石灰的盒中。将始皇的尸身脱光裹在白布里,放到原先盛蚩尤尸身的箱子里,诈称是蚩尤的尸身,让来人埋回原来墓里去。而蚩尤的尸身则留在了御车上。又让人用木头刻一人头,戴上假发,然后粘连在尸身上。队伍随即起程赶往咸阳,所经之处,进献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当时除了随行的胡亥、李斯和五六名宠幸之臣知晓始皇已逝外,其余的人均被蒙在鼓里。
一天傍晚,车队停下住宿。赵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而今大权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胡亥早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碍于忠孝仁义而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听赵高一番贴心之语,蓄蕴已久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但仍还有些犹豫,叹息道:“父皇病逝的消息还没有诏示天下,怎么好就去麻烦丞相呢?”赵高早已摸透了他的心思,胸有成竹地说:“公子不必再瞻前顾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事没有丞相的支持不行,臣愿替公子去与丞相谋划。”胡亥正求之不得,立即答应了。
李斯是秦朝开国元老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